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公布的一季度基金子公司私募资管月均规模数据显示,排名前8位的均为“银行系”。其中,建信资管以5296.94亿元位居第一,紧随其后的招商财富资管、上海浦银安盛资管、农银汇理资管等均为银行系基金子公司。有13家私募资管月均规模超过1000亿元。
子公司规模缩水
与中基协今年年初公布的2018年月末平均规模相比,前七名排名不变。但从月均规模来看,除第一名建信资管月均规模有所增加外,其余基金子公司私募资管规模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其中,深圳平安大华汇通财富月均规模下降幅度最大,月均下降858.97亿元。
事实上,私募资管规模已经整体出现大幅减少迹象。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管产品备案3月报显示,截至3月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业务管理资产规模合计21.13万亿元(不含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以及券商大集合),较2月底(21.57万亿元)减少4408亿元,减幅2.0%。其中,基金子公司资管业务管理资产规模4.91万亿元,而大部分基金子公司资管规模主要集中在100亿元至500亿元之间。
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去年资管新规的落地,告别了通道业务的基金子公司开始转型,并逐渐将重心挪到其他业务上,一时间基金子公司资产规模的扩张态势也逐渐停滞。
而就在两年前,呈现出野蛮生长的基金子公司规模还被基金公司当成扩充规模的利器之一,截至2016年11月底,基金专户子公司资产规模突破11万亿元,其中通道业务占比七成。
根据今年1月中基协发布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资产证券化业务备案运行情况简报(2018年)》,2018年基金子公司备案产品61只,同比下降两成。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基金子公司备案产品合计2.6万只,总规模为4.07万亿元。
基金子公司规模下降的同时,业务风控的薄弱常常遭受业界诟病。比如,华安基金子公司华安未来资管曾因参股“票票喵”平台,被卷入网贷爆雷风波;德邦基金旗下子公司此前被上海证监局认为,公司风险控制管理薄弱,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等问题,责令其改正。
此前跑马圈地、风控不到位的基金子公司如今面临更具竞争力的对手,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筹建令市场对前者发展感到担忧。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宣布筹建理财子公司的银行共有31家,其中,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光大、招商这七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已经获批。



- 今日十大热股:中美贸易传来利好,PCB人气爆棚中京电子翻倍,4000亿巨头罕见涨停,8天6板妖股提示风险
- 亚洲最大卫星制造基地“强磁场”效应初显,带动5000亿元产值
- 是供给侧收缩+AI需求共振,存储芯片大幅涨价,量价齐升或将持续到2026年
- 国际巨头持续提价,POE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巨大
- 公安部等部门出手,加速商用密码领域建设进程
- AI基础设施建设提速,PCB产业链高景气度延续释放
- 覆铜板行业兼具周期性和成长性,AI高景气带来新机遇
- 我国首个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
- 大幅提升能量密度的解决方案,硅基负极已经开始批量应用
- 脑再生科技暴涨122%,盘中多次熔断!国家药监局:配合相关部门出台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产品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