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仲:金融基础设施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核心金融竞争力

  金融界网站5月30日讯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9金融街论坛年会”暨全体大会今日在北京举办,出席论坛并发表了主题演讲。北京金控集团董事长范文仲先生出席论坛并发表了几个关于“未来金融基础设施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观点。

图为:北京金控集团董事长 范文仲

  第一个观点,范文仲认为金融大数据平台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核心金融基础设施。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发生和发展,社会核心经济资源和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变迁,当前处于信息革命时期,数据和信息已经成为社会的核心经济资源,与此相应,收集、处理、应用数据和信息的平台,将构成社会核心的金融基础设施。

  未来将会出现社会化的中心平台,统一收集、处理社会和商业数据,并通过信息网络,线路传输给各个应用机构和家庭,整个社会金融基础设施的服务效率将会大大提升。

  第二个观点,金融基础设施决定了一个国家、地区的核心金融竞争力。

  金融竞争力本质上是社会经济资源的分配能力,就像一场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军事力量的强弱,也取决于对人力、资金等资源的综合动员和分配能力,当时中国的金融基础设施过于薄弱,像一两个分散的传统、小贷和典当类的机构,根本无法与基础设施完善的国际的金融体系抗衡。

  总所周知,金融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特殊行业,而降低信息不对称的能力是每个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基础设施就是以增加信息透明度为主要功能,以提高社会资源分配的准确度和快捷度为主要目标,现在很多国家和城市对于金融竞争力的理解,还停留在金融资产的规模,我们机构牌照的数量上。但是伴随未来金融竞争重点的改变,国家和城市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核心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

  展望未来,如果想要打造社会的金融基础设施,就必须明确这些设施应该由谁来规划,由谁来建设,由谁来运营,由谁来应用,只有正确回答了这些问题,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才不会走弯路。

  第三个观点,金融基础设施应由政府统一进行规划。

  我们建议,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需要把金融基础设施规划置于城市发展规划、交通发展规划同等的高度,融汇各方智力,制定兼具前瞻性和公平性的数据资源分配使用方案,让金融基础设施从规划开始,就具有正确的导向。

  第四个观点,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应欢迎市场化机构积极参与。

  当前很多地方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这一方面是因为政府没有意识到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出现规划主体缺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政府什么都想做,但是缺乏专业技术和人才资源,力不从心。在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一定要清晰界定政府的边界和职责,该做的做好,不该做的要交由市场去做。

  同样道理,未来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营造开放的体系,允许市场化的互联网公司,金融科技公司参与,充分借助每一个公司的核心专业能力,共同把金融体系的道路、交通、桥梁建设好。但是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过程当中,政府也不能完全放手不管,而要制定统一的金融大数据管理办法和使用规范,这就像道路交通工程的施工标准和验收要求一样,不能够各说各话,每个企业都搞自己的技术标准和生态云系统,而要按照国家统一的建筑标准和工程监理制度来执行,这些法规和制度决定了基础设施的稳固程度,也决定了金融创新是否可以持续发展。

  第五,金融基础设施应由具有公信力,公益性的机构运营管理。

  未来金融基础设施是管理社会核心经济资源的平台,一定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具有公信力,公益性的机构负责运营和管理,其发展目标应与大众利益一致。如果这些核心的基础设施的经营目标只是为了个别企业的少数股东利益服务,或者只是为了某个企业的资产和市值规模来经营,在经营中,经济利益的考量就会超越社会公利的考量,这样就会很容易形成利益的垄断,金融服务的效率将难以保证,也会损害整个社会的公平。

  第六,普惠金融机构和社会大众将是金融基础设施发展最主要的受益者。

  从历史上看,每一次科技革命都起到了帮扶弱势群体的作用,普惠金融机构将是金融科技创新,金融基础设施发展最主要的受益者,因此普惠金融服务将是这次信息科技革命重要的金融服务目标和应用领域。

  第七,建议中国的企业要勇于开拓,创新打造未来的金融基础设施。

  中国在历史上就是金融创新大国,所谓金融科技,其实自古有之,未来的金融基础设施完全有可能在中国率先落地,要建设这样的体系,一个企业,或者是一个机构都是不够的。必须要汇聚各方的资源和力量,政府要在其中承担规划师的角色,吸引各个金融企业,尤其是金融科技类企业积极参与。而具有公信力、公益性的平台,要主动承担起金融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责任,为打造合作共赢的未来金融生态体系而努力。

关键词阅读:范文仲 基础设施 核心竞争力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