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协专职副会长潘光伟: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9)》发布,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潘光伟发表讲话,主题为《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 提升金融体系适配性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他说,在经济转型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日趋深入的背景下,银行业的经营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报告》作为协会的品牌研究课题,以工匠精神打造,已经具有较强的自身特色、现实意义和学术参考价值,为监管部门制定政策以及社会大众了解银行业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支撑。

  潘光伟介绍,本年度《报告》继续坚持前瞻性、战略性、实用性的三性原则,把握重点,打造亮点,引导热点,对我国银行业进行深入分析和深刻洞察。《报告》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涵盖七大篇章。其中,专题篇聚焦“民营企业发展、加大力度服务国家区域战略、创新和改善科创企业金融服务、加快布局理财子公司、稳步开展资本工具创新”等年度热点,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为银行业提前应对挑战和考验、布局业务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稍后连平首席将发布这一《报告》,相信大家会有同样的感受。

  2018年,银行业经营态势总体稳健,资产负债规模稳步增长,净利差持续回升,资产质量总体稳定。7月1日,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2019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显示:中国的四家大型银行连续第二年包揽排行榜前四名,中资银行依旧保持着领先位置。银行是金融稳定的“压舱石”,银行稳则金融稳,金融稳则经济稳。2019年我国经济虽然有一定的下行压力,但将总体保持平稳,银行业仍将保持稳健发展势头。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中国银行业不仅在规模上领先,而且各项指标运行稳健,风险可控。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276万亿元,同比增长7.7%;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0%,与上年末持平;累计实现净利润5715亿元,同比增长6.09%;ROA为1.02%,较上年末上升0.14%;ROE为13.24%,较上年末上升1.5%;拨备覆盖率为192.17%,较上年末上升3.13%;流动性比例为56.18%,较上年末上升1.26%。

  同时,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潘会长指出三方面意见。

  第一,如何提升金融体系服务的适配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高质量、有效率的金融服务主要体现在与供给体系和需求体系的适配性上。刘鹤同志也强调:要推动供给体系不断优化、需求体系持续升级和金融体系更加适配,形成相互支持的三角框架。为提升金融服务的适配性和普惠性,银行业要准确把握国家经济发展脉络,围绕国家战略、普惠领域、制造业及科创企业等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一要聚焦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的推进,为银行业提供了大量的业务机遇。银行业要紧跟国家发展步伐,积极创新业务模式,满足市场主体的多层次金融需求。二要聚焦普惠领域。为缓解小微、三农等普惠领域的融资难题,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政策,布局普惠金融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的共识。截止5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10万亿元,增速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大型商业银行继续发挥“头雁”作用,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地方性金融机构继续下沉经营管理和服务重心,重点向县域、乡镇及金融服务薄弱地区和群体延伸服务触角,扩大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三要聚焦制造业。制造业是现代工业的核心,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制造业贷款为17.53万亿元,仍为第一大贷款行业。但当前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银行服务与企业的需求不匹配,对先进制造业把握不准,影响了金融服务的精准度等。未来,银行业如何更好地匹配制造业企业的金融需求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四要聚焦科创企业。随着科创板的落地,科创企业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但现实中,科创企业多属于轻资产企业,缺乏不动产抵押物,难以满足当前银行的信贷要求,科创企业金融需求和商业银行的现有金融供给之间存在错位。因此,商业银行要积极创新管理和业务模式,通过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支持,缓解科创企业融资难题。

  第二,如何推动银行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金融体系予以支撑。具体到银行业,如何推动银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我认为至少应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通过找准定位、转型发展实现银行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二是通过多样化的产品体系为实体经济提供高质量的金融供给。三是通过良性竞争、错位发展形成多层次的金融供给体系。围绕上述三个层面的内涵,商业银行应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一要继续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和使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高质量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二要继续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近年来,客户与银行的交互频次和对银行的依赖有所下滑。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以发现商业银行为客户服务的深层逻辑未变,只是通过科技手段更好地提升了用户体验。今后,商业银行要继续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始终把客户的利益和关切放在第一位,努力做到KYC(了解你的客户)和KYB(了解你的客户业务),做好金融服务。三要继续丰富多层次的金融供给体系。当前,我国金融机构数量较多、规模较大,但也存在种类不丰富、布局不合理、特色不鲜明等问题,使得过度竞争与服务空白同时并存。因此,商业银行之间需通过特色化的产品和服务开展良性竞争、错位发展,形成多层次的金融供给体系。

  第三,如何为银行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及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需要高质量的银行业予以支撑。银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也需要一些外部力量的赋能。一是科技赋能。一直以来,商业银行都是新技术应用的实践者,在与新技术的相伴相生中,互相促进。如今,科技在提升商业银行经营效率、降低成本,增强金融服务的用户体验和客户粘性,扩大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覆盖率方面的作用日渐提升,为商业银行的高质量发展转型带来了“加速度”。商业银行在运用科技赋能业务的同时,也要注意防范数字安全风险。二是研究赋能。在过去粗放经营时代,研究在商业银行中的作用被掩盖。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崭新阶段,一批战略新兴产业和企业应运而生。面对信息技术、微电子、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全新的产业和企业,商业银行原有的知识储备日渐不足,亟需通过加强行业、产业研究和智库建设来为银行业未来高质量发展赋能。同时,要加大培训力度,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特别是金融科技人才、投资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三是平台赋能。我常说“没有一个企业是完美的,但一个团队可以做到”,中银协作为银行业的自律组织,愿意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平台作用,积极为商业银行的高质量发展赋能。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如何提升金融体系的适配性和普惠型,更好地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我们认真探讨、凝聚共识。”潘会长说。

关键词阅读:中银协 潘光伟

责任编辑:葛文静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