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宇宙第一大行”中国工商银行交出了一份经营稳健、稳中有进的“中考”成绩单。
中报显示,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3942.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9.1%;利息净收入2993.01亿元,同比增加7.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79.31亿元,同比增加4.7%。
值得注意的是,工商银行的NIM出现了下降趋势。半年报显示,工行在2019年上半年,净利息差和净利息收益率分别为 2.13%和 2.29%, 同比分别下降3个基点和1个基点。
受LPR机制影响,银行的NIM是否已经见顶,对此,工行行长谷澍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工行的NIM比去年年底下降一个BP,比一季度下降两个BP,确实看到NIM面临一定的压力,但是否意味着NIM已经见顶,个人觉得不好直接这么断言。
至于LPR的实施对工商银行的NIM会产生多大影响,谷澍坦言肯定有影响,但是影响是有限的,并对此做出两点解释。
第一,LPR在工商银行,并不是最近才开始应用,工商银行从2013年LPR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启动开始,就已经在行里推广应用LPR定价,工行在这个方面已经有很多实践经验。举个数字,今年上半年工行新发放LPR贷款占全部新发放贷款的48%,这个数字是一万四千多亿,全部新发放贷款里面还包括个人住房贷款。所以在新发放贷款里面,特别是公司贷款里面用LPR定价,对工商银行来说已经非常熟悉这个机制。所以这次央行推广使用LPR,对于工商银行来说并不是一个很新鲜的事情。
第二,LPR的形成机制主要是说一家银行和客户之间形成定价的时候,银行用LPR加点机制和客户谈贷款利率水平。但是对于工行来说,决定工行NIM水平的,并不是说去跟每一个客户去谈,利率定价是多少?是定高一点还是低一点?工行是按照风险定价的原则去定价的,不是跟客户像买卖白菜一样讨价还价。工行NIM水平和同业比,是更好还是更劣,主要是源于工行在资产端和负债端的经营特点。
那么工行在资产端和负债端的经营特点是什么?谷澍称,工行在资产端的特点是注重结合市场利率的走势,安排资产结构。当判断利率往上走的时候,如何调整资产的久期,控制它不要太长;当判断利率向下走的时候,如何增加中长期的资金运用。通过这种结构性的安排,对于工行接近30万亿的资产来讲,要保持资产端的定价水平,靠的不是跟每个客户去讨价还价,而是在大类资产的配置上,结合市场利率走势,看准走势,摆布好结构,控制好流动性风险。
在负债端,谷澍讲到工行的经营特点也不是和老百姓争利,通过把老百姓的存款利率水平压得很低,来压低工行的负债成本,从而提高NIM水平。工行做的是通过扩展客户基础,来拓展低成本的资金来源。谷澍指出,工行的客户存款上半年增加了超过1.7万亿,这个数字比第二名的银行超过的不是一点点。但同时工行的存款成本也是各家银行里比较低的,这同样不是靠和客户争利得来的,而是靠存款的客户基础。
谷澍认为工行即使在今天这样的形势下,活期存款增量的占比仍然超过60%,靠的是这样的经营特点去控制资产端和负债端的价格水平,来取得一个比较好的NIM水平,而不是说靠和客户争利来控制NIM。谷澍最后总结到, LPR对于工商银行的NIM定价水平会有影响,但影响有限,这种有限是由工商银行在资产端、负债端的经营策略决定的。



- “牛市旗手”业绩炸裂!国联民生、华西证券预增超10倍,“目前的市场环境和氛围有一些2014年底的影子”
- 培育打造一批品牌,促进家政等服务消费提质升级
- 京东进军短剧市场,行业高景气下海外短剧及AI短剧等细分方向发展望超预期
- 北方稀土中报预增逾20倍,机构:国内稀土磁材企业有望迎来业绩、估值双击
-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即将启幕,全球AI治理合作路径加快推进
- 不止是硅片硅料!光伏组件含税含运均价也迎来上调
- 国家邮政局“反内卷” ,完善制度规则、推动邮政快递健康发展
- 批量公司预告中期业绩,6家公司业绩增速或超10倍!这些板块业绩有望快速增长
- 比特币继续刷新历史新高!美股比特矿业暴涨155.69%,上海国资委围绕加密货币与稳定币开展学习
- 比亚迪推L4级智能泊车保障,自动驾驶商业化再迈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