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保驾护航 短期资金利率明显回落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央行今日开展300亿元逆回购操作,因今日有400亿元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回笼100亿元。据悉,本周,中国央行共进行2100亿元逆回购操作,因本周累计有1900亿元逆回购到期,本周实现净投放200亿元。

  有业内人士指出,央行缩减逆回购交易量、转为实施资金净回笼,加上短期资金利率明显回落,反映出9月资金面紧张时刻已过,流动性平稳跨季无忧。往后看,10月上半月资金面继续改善相当确定,可能成为四季度里相当宽松的一段时期。

  资金面紧张程度缓解 Shibor明显下降

  据报道,央行今日开展了300亿元逆回购操作,因今日有400亿元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回笼100亿元。其实最近央行连续进行公开市场操作,7天逆回购和14天逆回购结合使用,轮番投放下,前几日略紧的资金面有所回暖。

  继25日调转方向,实施了一周来的首次净回笼之后,9月26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净回笼规模进一步扩大。当天央行开展2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不及1200亿元的到期回笼量,净回笼资金1000亿元。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随着9月税期过去,流动性扰动项减少,加上近期央行投放量较大,累积效应开始显现,金融机构对央行提供流动性支持的需求下降,公开市场操作缩量是顺势为之。

  在资金面方面,Shibor隔夜品种连续大幅下行。不少市场人士反映,本周回购市场资金供给增多,资金融入难度明显下降,近两日甚至不到中午就有融出方开始“降价甩货”。26日,银行间市场隔夜回购利率DR001收在1.61%,较上周高点回落超过110基点,并创出两个半月新低;较有代表性的7天期回购利率DR007收在2.46%,也回到一个半月低位。

  季末前跨季资金价格走势或许还有反复,但流动性总体实现平稳跨季几无悬念。今年以来,得益于流动性总量提升、金融体系杠杆率趋稳及市场预期改善,流动性稳定性有所增强,季末波动呈现收敛态势。进入9月下半月,央行降准实施,释放出大量“长钱”,在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存款类金融机构超额备付水平,增强了后者应对季末流动性波动的能力,央行还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剂流动性边际余缺。再考虑到9月是传统财政支出大月,月末财政支出形成流动性供应,流动性总量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基本可确保流动性平稳完成跨季。

  跨季之后,流动性进一步改善是比较确定的。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初,市场资金面一度呈现极大宽松的局面,短期货币市场利率纷纷跌至历史极低位置。这一现象背后,既有季末扰动消退促成流动性自我修复的原因,也与季末财政支出提升流动性总量有关。

  再看当下,9月央行实施了一次全面降准,释放约8000亿元长期流动性,加上季末财政库款拨付形成的流动性供应,预计流动性总量相比8月末仍会出现较明显提升。

  四季度MLF利率降低可能性大

  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表示,由于资金面紧张程度有所缓解,叠加临近月末财政支出力度加大,可一定程度对冲央行逆回购到期影响。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预计央行会根据情况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如果未来几日资金面持续走稳,本周到期的逆回购可能不会全部被对冲。

  就四季度而言,10月中上旬可能会成为资金面相当宽松的一段时期。一是10月是税收大月,大约从10月21日开始税期扰动将加大,资金面可能趋于收紧;二是按照往年经验,11月和12月的流动性供求会逐渐地受到年末考核影响,往往不会太宽裕;三是今年将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部分新增额度,如果有部分新增额度在今年内发行使用,将增加四季度政府债券供给,对货币市场会产生一定影响。

  不过,长假因素的存在,使得10月中上旬央行逆回购到期比较集中,加之法定存款准备金补缴的影响,货币市场利率回到7月初低位的可能性不大。总体看,预计第四季度流动性仍不会脱离合理充裕的范畴。

  机构表示,目前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仍有不小的下调空间。货币政策今年以来一直在寻求与财政政策的“相互配合”,而在9月降准落地之后,或需等待财政政策的明确指向以进一步配合。

  向后看,预计财政部此前提及的“加快专项债形成实物工作量”将在四季度落地,而伴随部分明年的专项债额度在今年提前下发,央行届时对MLF利率的调整也将更具有针对性。因此判断四季度降低MLF利率的可能性较大,能够更有效率地支撑实体经济投资,托底经济增长。

关键词阅读:央行公开市场 短期资金 利率

责任编辑:申雪娇 RF13056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