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毕马威中国举办2019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及银行业趋势解读媒体见面会,就中国金融科技发展近况、趋势以及构建未来银行及开放银行进行解读。
在全球范围内,金融科技已经成为各国金融机构角逐的新赛道。得益于巨大的国内市场规模和近年来众多优秀金融科技企业的兴起,中国已逐渐成为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领跑者之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我国经历了跳跃式的发展,银行体系外大量金融科技的创业公司又同时把让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和新模式推到了银行的面前。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中国银行(港股03988)(3.610, -0.01, -0.28%)业未来发展的探讨便成为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见面会上,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主管合伙人王大鹏表示:“金融科技发展持续向纵深发展,以需求推动的金融科技创新,如移动支付的爆炸式发展将难以再现。下阶段的金融科技发展将呈现‘供给’推动的,水到渠成式的发展。所谓‘供给’正是央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描述的四梁八柱所提出的金融科技基础支撑,包括自主可控技术的攻关与突破、法律法规的建设、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及标准化工作的推进、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的落实,将推动金融科技有序、高质量、持续不断地创新与发展。”
毕马威中国银行业咨询服务总监刘绍伦在见面会上发表了主题为《构建未来银行及开放银行》的主旨演讲,他表示,过去的20多年,中国银行业披荆斩棘、风雨兼程,开创了一条持续前行、勇于改革、持续创新的发展道路,其中的变化包括社会结构的改变,客群发生深刻的变化;未来科技迅猛发展,快速作用于业务模式转变;已有创新改革已基本成型,继续全新的发展变革模式;成本压力与行业竞争挑战银行可持续盈利能力等方面。
此外,刘绍伦还表示,科技带来了未来商业发展的奇点性机遇。毕马威通过对全球市场的洞察,关注到了数字银行、开放银行等新的模式在全球持续发展的态势。
近年来,不少银行已经开展了与开放银行相关的一些实践。在刘绍伦看来,目前国内对开放银行的探索主要集中于以API Banking和SDK Banking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建设,以及相关可能的业务、经营模式创新上。
见面会上,刘绍伦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提问时指出,传统银行在向开放银行布局时,应该聚焦某一类客户或产品,要专注做“精”,同时对于数据的应用上也要有风险和法律合规的意识。


- 短剧概念股集体发力,国家广电总局鼓励电视播出微短剧,改进电视剧内容审查工作
- DRAM市场规模创历史季度新高,价格与需求快速攀升双重驱动
- 鸿蒙生态快速发展,鸿蒙5终端突破1000万
- OpenAI拟数万亿美元投入AI基建 国内有望跟进,AI算力产业链全线受益!
- 阅兵第二次演练顺利完成,行业或迎来新一轮发展期
- 牛市来了!炒股软件6巨头股价爆棚,4500亿东方财富直逼中信证券,同花顺再创历史新高,指南针、大智慧复刻东财翻倍暴涨
- 【热点题材】量价齐升破 3700 点!一周市场全景:主力 + 杠杆资金狂买这些热点,机构调研暗藏玄机
- 卫星互联网组网“踩油门”!千帆招标+可复用火箭首飞,机构聚焦星箭与应用龙头
- 多模态医疗大模型加速落地,创新药支付模式拓展新空间
- A股“吸引力”升级!成交+两融齐破关,金融科技公司迎业绩股价双击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