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徽商银行披露文件显示,拟于11月29日至12月3日发行1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市场称“永续债”),募集资金用于补充其他一级资本。
今年以来,在“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的相关政策支持下,银行永续债发行持续升温。除五大国有银行外,如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股份制银行也已成功发行永续债。此外,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披露了发行永续债的计划。
与此同时,随着台州银行、徽商银行的永续债发行计划获批,也标志着城商行正式加入永续债发行阵营。11月8日,台州银行宣布获准发行不超50亿元永续债后,仅十日间隔便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顺利发行完成16亿元规模的第一期永续债。
对此,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何南野分析,中小银行陆续发行永续债主要是受政策推动、永续债属性及自身发展需要所致。
何南野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进一步指出,中小银行踊跃发行永续债主要源于它发行方式更为便捷,发行速度快,发行效率高;另一方面,也由于中小银行对补充资本金向来需求较大,从永续债的属性来讲,它虽属于债券品种但本质上却与优先股相似,不需要考虑未来还本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近而放大银行投放贷款的能力。
11月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召开第九次会议,对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提出意见:当前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优化资本结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最近几年,我国经济持续低迷,风险事件频发,银行不良资产也增多,客观上对中小银行资本金形成了较大的侵蚀。”何南野表示,对于很多中小银行而言,资本金的匮乏是阻碍其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金融委会议鼓励中小银行利用多渠道补充资本金的契机下,中小银行有充足的动力和积极性去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金,为业务发展打下坚实的资金基础。


- 端侧AI潜力释放的“破局者”:散热技术突破迫在眉睫
- 医保政策持续加码支持,创新药出海合作迎高光时刻
- 国常会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AI智能体应用加速落地
- AI眼镜有望成为AI应用的重要载体,行业多款AI新品放量在即
- 行业会议将召开,机构称创新药板块景气度可持续
- 康养机器人产业正迎来技术融合与场景落地的爆发期
- 我国已全面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报销,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产业链全线受益!
- 百度测试开放智能体应用入口,AI智能体打开更多商业化场景
- 7月A股普遍上涨,8月机会在哪里?历史行情显示这些板块或成热点
- 重磅突发!英伟达H20芯片安全隐患曝光,国产替代迎来黄金发展机遇期,多家企业强势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