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科技司杨富玉:强化标准引领 加快银行数字化转型
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联合近百家成员银行举办的“2019银行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暨第十五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于12月5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发现与创见”,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二级巡视员杨富玉出席并致辞。
杨富玉指出,标准是引领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并从国际经验、国内现状和未来期望三方面阐述了在金融数字化转型中标准的现实意义与对未来发展的作用。
杨富玉首先谈到,目前国际上初步摸索出标准引领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一些经验做法。第一是将标准提升到战略高度,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一类的国际性组织,欧盟委员会和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一类的地区或国家监管机构都于近年发布一系列正式文件,明确了与金融科技标准相关的制度化顶层设计;第二是将标准作为监管的辅助手段,如欧盟继2015年发布支付服务指令2(PSD2)后,连续数年发布支付业务监管技术标准,不断细化有关监管路径;第三是将标准作为创新的重要抓手,如英国于2015年发布《开放银行标准框架》,并于次年成立开放银行实施实体(OBIE),截至2019年11月该组织公开了14项标准,大大促进了英国银行业创新金融服务;第四是将标准作为银行与科技企业的合作桥梁,如英国标准协会(BSI)于近年发布标准化路线图与实施指南,多层次指导商业银行与科技公司开展深度合作。
随后杨富玉指出,我国金融数字化转型已建立了较好的基础,包括较好的基础设施支撑、对于金融数字化发展的广泛共识。在这个过程中标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标准在我国金融行业已经上升为一种基础的制度性安排,并且金融数字化标准建设已积累了一定经验,因此标准还将在未来金融数字化进一步发展中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
最后,他提出了在金融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强化标准引领的四条实施路线。
第一是强化标准对新技术应用规范引导作用。金融科技能够促进金融发展、金融普惠和金融提效,但相应会增加金融稳定、市场诚信、消费者与投资者保护的风险,对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新要求,标准尤其是推荐性标准可以发挥独有的“软法”作用。目前人民银行正组织研制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17项金融科技标准。
第二是强化标准高水平开放的支持作用。随着跨境交易和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准确识别和验证交易对手变得越来越重要。全球法人识别编码(LEI)通过提供一个普遍公认的识别码,配以基本的机构资料、严格的验证过程和高数据质量,可以促进更有效地识别和验证对手方。人民银行高度重视LEI编码在中国的落地工作,目前正在组织基于LEI的数字身份识别项目试点。
第三是强化标准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2018年7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标准委批复在重庆市、浙江省开展金融标准创新建设试点。近期开展的中期评估表明两地取得积极成效,形成了一些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第四是进一步完善金融标准化体制机制。各单位、各部门应结合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和金融数字化转型,积极支持金融标准研究组织建设,安排专职人员开展标准化工作,并探索建立“技术、业务、管理”三者融合、激励有效的金融标准化统筹协调工作机制。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