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据新华社消息,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近期在“净网2020”专项行动中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多款违法、违规有害移动应用存在隐私不合规行为,违反《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涉嫌超范围采集个人隐私信息。
从涉嫌违规、违法案由来看主要包括两方面原因:
其一,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个人隐私信息,涉嫌隐私不合规。例如,《深圳航空》(版本5.3.1)、《遨游旅行》(版本5.6.2)、《筐鲜生采购端》(版本1.2.1)。
其二,未向用户明示申请的全部隐私权限,涉嫌隐私不合规。例如,《12306买票》(版本2.3.11)、《订票助手12306高铁抢票》(版本8.1.2)、《抢火车票》(版本8.0.0)、《高铁票务》(版本8.1.2)、《高铁管家》(版本7.3.1)、《铁友火车票-12306抢票》(版本9.0.0)、《飞常准》(版本4.8.1)、《航旅纵横》(版本5.1.3)、《东方航空(5.770, 0.09, 1.58%)》(版本7.3.13)、《山航掌尚飞》(版本4.10.1)、《飞行加》(版本3.4.11)、《快票出行》(版本2.6.8)、《12306买火车票》(版本8.5.89)、《搜狗浏览器》(版本5.25.9)、《搜狗搜索》(版本7.3.5.2)、《民生银行(6.380, 0.03, 0.47%)》(版本5.12)、《兴业银行(19.840, 0.14, 0.71%)》(版本5.0.4)、《内蒙古农信》(版本2.4.6)、《内蒙古银行》(版本2.0.4)、《海峡银行》(版本2.4.8)、《鄂尔多斯(9.020, 0.01, 0.11%)银行》(版本3.1.0)。
记者注意到,本次被通报的24款APP中,出现多家银行的身影,分别为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内蒙古银行、海峡银行及鄂尔多斯银行。
“在过去的2019年,个人用户信息保护问题被监管层屡次提及,四部门还先后发布了《关于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等文件,不仅对各项违规行为进行了更细致的分类,也通过各类数字标准明确违法、违规的认定标准,使条款更为细致清晰。”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目前,行业内的确存在个别金融相关的APP未能合规收集、使用用户信息,且具有将用户隐私信息泄露给外部第三方机构的嫌疑。
“伴随着《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等监管文件的下发,2020年监管层对于违规行为的认定将更为细致,监管手段将有所加强,预计今年不合规APP将会遭到大力整顿。”苏筱芮称。
对于消费者该如何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苏筱芮认为,消费者要从三方面入手:首先应当树立起保护好自身生物信息的意识,对于非必要场合尽量减少信息输出;其次,应当规范使用移动设备,避免因自身使用不规范导致信息泄露;最后,应当充分阅读隐私条款,对于强制读取、授权等情形,收集证据后予以投诉。





- “牛市旗手”业绩炸裂!国联民生、华西证券预增超10倍,“目前的市场环境和氛围有一些2014年底的影子”
- 培育打造一批品牌,促进家政等服务消费提质升级
- 京东进军短剧市场,行业高景气下海外短剧及AI短剧等细分方向发展望超预期
- 北方稀土中报预增逾20倍,机构:国内稀土磁材企业有望迎来业绩、估值双击
-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即将启幕,全球AI治理合作路径加快推进
- 不止是硅片硅料!光伏组件含税含运均价也迎来上调
- 国家邮政局“反内卷” ,完善制度规则、推动邮政快递健康发展
- 批量公司预告中期业绩,6家公司业绩增速或超10倍!这些板块业绩有望快速增长
- 比特币继续刷新历史新高!美股比特矿业暴涨155.69%,上海国资委围绕加密货币与稳定币开展学习
- 比亚迪推L4级智能泊车保障,自动驾驶商业化再迈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