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大事!监管层摸排“房抵经营贷” 各银行需火速上报

  “千万豪宅被秒”、“百万喝茶费”,这些新闻关键字在这个春天于深圳市卷土重来。

  4月20日,记者获悉,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已向深圳市各商业银行下发通知,紧急自查房抵经营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情况。

  同时,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今日也发布公告称将会同银保监部门加大对贷款贴息项目的审核力度。

  用于帮助小微企业应对疫情的资金,缘何会搅动深圳楼市?

  监管层紧急出击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4月20日发出《关于房抵经营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情况的紧急自查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各商业银行在当天完成自查。

  《通知》要求银行针对今年以来新发放的房抵经营贷(含借款人为企业或个人)情况立即开展自查,包括贷前、贷中、贷后等情况。

  具体来看,对于贷前准入情况,对借款人名下经营实体的真实性调查情况、借款人持有被抵押房产时间情况及企业成立时间情况。

  对于贷款管理情况,重点梳理借款人(含企业或个人)自疫情发生(1月25日)以来新购房产(含住宅和商务公寓等)并以新购房产作抵押的贷款情况,以及计划申请财政贴息和预计实际贷款利率水平情况

  对于贷后管理方面,需要自查借款人贷后新增房产的监测情况。

  同日,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联合出击,发布关于规范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项目的通告。通告称,最近,有报道称,个别机构和个人弄虚作假,将用于购房、炒股等的贷款包装后骗取财政贴息。

  根据有关规定,“贷款必须用于支持对象生产经营,不得用于并购贷款、国家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的项目以及参与民间借贷、投资资本市场和个人消费等”。

  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表示,将会同银保监部门加大对贷款贴息项目的审核力度,严防不符合贴息条件的贷款项目混入,骗取财政资金。一旦发现并查实,将依法依规对责任单位和个人给予失信惩戒,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领跑全国的房价

  监管部门为何突然出手?

  这或许与异军突起的深圳房价有关。根据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公布的数据,3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微涨。其中,深圳3月新房价格环比涨0.5%,领涨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涨1.6%,涨幅居70个大中城市第一。

  同时,不少深圳楼市的新闻也在近日刷了一圈存在感,“深圳千万豪宅被秒光”、“百万喝茶费”等话题刷屏,显示深圳楼市的火爆。

  针对近期深圳房价上涨的现象,深圳市住建局专门在4月17日晚发布官方意见。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是近期部分热点片区、热点楼盘二手房价格有所上涨,主要是前期积累的需求集中释放造成的,同时个别楼盘也存在中介和自媒体炒作引发价格上涨预期。

  “据调查,3月份深圳市二手住宅均价为64000元/平方米左右,价格总体稳定,市场价格涨幅不大,并未出现个别媒体炒作的价格整体上涨情况。”该负责人表示。

  据业内人士分析,除了买房保值、投资客涌入等因素外,还有一种情况是企业主全款买了房之后,可以用来做抵押低息贷款。而这一套利模式与地方政府颁布的疫情期间“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项目实施办法”有关。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于4月19日晚发布微博称:“据说深圳房价暴涨与给予中小微企业贴息贷款有关。”

  后续或有管控政策

  根据2月份深圳市出台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项目实施办法》,明确在2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获得银行新增贷款的企业,可享受实际支付利息的50%,最长6个月,最高100万元的贴息,贴息后中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将降至3%左右。

  有业内人士分析,贴息政策的福利吸引不少企业拿着经营贷进入楼市炒价。

  “类似自查的规定,其实也说明近期金融部门在摸底,这或也是为了防范具体银行网点和银行系统的风险。通过此类自查,不排除后续对于此类房抵经营贷业务将出台新的管控政策。”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监管层将对违规资金进入房地产的行为进行查处,体现了规范贷款业务、防范资金风险的导向。类似政策对于其他城市也有较为积极的影响。

  严跃进指出,严查内容涉及贷前贷后,本质上就是为了防范各类违规贷款的小动作,有助于信贷工作人员查处各类违规贷款动机和行为。“尤其是后续新增房产的查处,显然是有很强的管控效应的”。

  那么,如果确实被查出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楼市了,企业又会面临怎样的后果呢?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房子购买后再退款会比较复杂,因此是否会退款不好说,但有大概率会被征信系统记上一笔。

  深圳住建局相关负责人称,将坚持“房住不炒”定位,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为期3个月的市场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

关键词阅读:房抵经营贷 贷款贴息 房地产

责任编辑:戴海东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