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银行】朱小黄:未来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数据和算法

摘要
后疫情时代,客户非接触式服务需求日益凸显,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也被迫按下“加速键”。 在数字经济浪潮背景下,金融界倾力打造《未来银行》特别策划,关注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银行业未来发展图景,探讨传统银行数字化转型之路。

  疫情期间,银行的“非接触式服务”需求凸显,去人工化的全在线业务及智能化的业务模式促使传统银行向数字化银行转型,而疫情显然成为银行线上业务的推手,催生银行服务的技术变革。

  在数字经济浪潮背景下,金融界倾力打造《未来银行》特别策划,关注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银行业未来发展图景,探讨传统银行数字化转型之路。

  本期嘉宾:朱小黄 中信银行原党委书记、行长

  后疫情时代,客户非接触式服务需求日益凸显,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也被迫按下“加速键”。

  “疫情给银行提供了一个网络布局的机会,疫情期间,很多线下的活动受到阻碍,疫情后很多客户已经逐渐习惯并适应了线上办理各种业务,因此银行需要借此时机开展线上布局,各类业务要形成线上线下相互呼应的局面。” 中信银行原党委书记、行长朱小黄在接受金融界《未来银行·行长说》访谈栏目中也如是表示。

  未来世界经济将经历一段漫长艰难时期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国家统计局4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

  对于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影响,朱小黄表示,面对疫情,首先要做到正视现实,然后要直面问题,最后依然要保持信心。正视现实,就是要明白此次新冠疫情是百年不遇的大传染病,它影响到需求面,也影响到供给面,既影响国内,也影响全球,疫情给世界给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直面问题,就是要承认经过此次疫情,全球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衰退,新冠给世界经济及社会带来了很多长期的负面影响,一定时期内市场交易将会骤减,未来世界经济仍将经历一段漫长的艰难时期。

  保持信心,是指尽管当前遇到了很多困难,但还是要相信人类一定有能力战胜病毒,渡过劫难,疫情只是给人类社会按下了暂停键,我们的市场供应能力即生产能力、物流能力,劳动力,生产资源等基本要素依然还在,并没有被毁坏,这同战争是不一样的。所以要相信当按下重启键后,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能逐步恢复。

  新科技运用必须给大众带来实惠 否则意义暗然失色

  在这样经济背景下,作为疫情防控金融力量的关键一环,中国银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朱小黄认为,未来银行业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一是疫情带来的波动和不确定性,给了银行在市场层面和业务层面上进行调整结构的机会,银行需要着眼于长远可持续发展,坚持“从实体经济中来,到实体经济中去”,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动银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塑造新环境下的新金融,疫情客观的上淘汰了一些差的客户,为银行结构调整提供了机会。

  二是疫情给银行提供了一个网络布局的机会,疫情期间,很多线下的活动受到阻碍,疫情后很多客户已经逐渐习惯并适应了线上办理各种业务,因此银行需要借此时机开展线上布局,各类业务要形成线上线下相互呼应的局面。

  三是疫情下,各家银行应该积极担当作为,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银行对疫后经济恢复的作用,以此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与肯定,正是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的机会。

  挑战方面,朱小黄直言,一是要注意特殊时期经济周期的影响,防范不良资产的风险聚集是最大的挑战;二是银行如何通过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新业务的开展来节省成本,然后在服务收费和资金价格上给个人及企业带来优惠。新技术新科技的运用必须让大众得到成本降低带来的实惠。否则这是种运用的意义暗然失色。

  银行支持实体经济要遵从市场规律 不能仅靠行政推动

  此次疫情对企业影响最大,尤其是对餐饮住宿、交通运输、文化旅游、批发零售等行业的影响。为促进金融机构更好服务小微企业,日前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将普惠金融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分支行综合绩效考核指标中的权重提升至10%以上,鼓励加大小微信贷投放。政府工作报告也多次提及普惠金融,并且提出了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贷款增速高于40%的要求。

  “今年,央行有不少实质性金融支持动作,财政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减税免税的政策,这些对实体经济都是利好。但总的来说,决定资金流向的还是资本回报,国家依然需要加大减税降税的力度,形成实体经济资本回报优势。” 朱小黄表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要遵从市场规律,不能简单地搞行政或道德推动。实体企业仍大有可为,银行在投放结构上应该主动倾斜,降低资金价格,让利给实体企业。

  在朱小黄看来,普惠金融的本质是社会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银行要通过科技运用来降低成本、提升服务,使大众受益,提高大众的满意度。要从战略和资源的布局上体现服务的覆盖面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实现金融普惠。这需要要有新的金融观念,当前主要从规模银行向价值银行转型,通过科技运用增加新兴业务。

  未来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数据和算法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无接触式服务有望在疫情结束后保持延续甚至成为常态。后疫情时代,银行需要重新思考客户的实际需求并结合自身竞争优势,探索未来银行的转型新方向。

  朱小黄认为,未来银行是线上线下相互映射、统一布局,功能迭代,数据集约的银行。未来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数据和算法,谁拥有广泛完整性数据和算法,谁就占领了制高点。未来银行的网点布局应该结合社会需求供给数据以及银行内部的数据,运用大数据及相关算法,对网点的布局地址、数量和规模进行重新测算和规划。各网点的业务内容和功能产品都应该与线上银行的功能和产品进行统一规划,合理配置,避免不足或过剩。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线上线下布局的时候要考虑客户的结构,要照顾到一些传统的老客户的实际服务需求习惯,不能强求人所不愿不能。

  大数据、5G等前沿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颠覆了传统银行服务模式。 朱小黄指出,未来银行布局的重点在于数字化转型。并进一步强调到,“其核心是要占领数据和算法的制高点,并在数据和算法创新的基础上提高银行的风控能力,加快产品及功能的更新迭代,并且不影响到传统客户的需求,划好新老需求的分界线,两者不可偏废”。

  以下为访谈实录:

  金融界网站:疫情影响全球,您如何看待对全球及中国经济的影响?

  朱小黄:面对疫情,首先要做到正视现实,然后要直面问题,最后依然要保持信心。正视现实,就是要明白此次新冠疫情是百年不遇的大传染病,它影响到需求面,也影响到供给面,既影响国内,也影响全球,疫情给世界给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直面问题,就是要承认经过此次疫情,全球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衰退,新冠给世界经济及社会带来了很多长期的负面影响,一定时期内市场交易将会骤减,未来世界经济仍将经历一段漫长的艰难时期。保持信心,是指尽管当前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们还是要相信人类一定有能力战胜病毒,渡过劫难,疫情只是给人类社会按下了暂停键,我们的市场供应能力即生产能力、物流能力,劳动力,生产资源等基本要素依然还在,并没有被毁坏,这同战争是不一样的。所以要相信当按下重启键后,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能逐步恢复。

  金融界网站:中国经济处于长期向好的趋势,您如何看待银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朱小黄:未来银行业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一是疫情带来的波动和不确定性,给了银行在市场层面和业务层面上进行调整结构的机会,银行需要着眼于长远可持续发展,坚持“从实体经济中来,到实体经济中去”,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动银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塑造新环境下的新金融,疫情客观的上淘汰了一些差的客户,为银行结构调整提供了机会。二是疫情给银行提供了一个网络布局的机会,疫情期间,很多线下的活动受到阻碍,疫情后很多客户已经逐渐习惯并适应了线上办理各种业务,因此银行需要借此时机开展线上布局,各类业务要形成线上线下相互呼应的局面;三是疫情下,各家银行应该积极担当作为,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银行对疫后经济恢复的作用,以此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与肯定,正是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的机会。

  挑战方面,一是要注意特殊时期经济周期的影响,防范不良资产的风险聚集是最大的挑战;二是银行如何通过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新业务的开展来节省成本,然后在服务收费和资金价格上给个人及企业带来优惠。新技术新科技的运用必须让大众得到成本降低带来的实惠。否则这是种运用的意义暗然失色。

  金融界网站:普惠金融与金融科技是否会成为未来银行业布局的重点?2020 年央行推出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对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挥怎样的作用?

  朱小黄:首先,普惠金融的本质是社会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银行要通过科技运用来降低成本、提升服务,使大众受益,提高大众的满意度。要从战略和资源的布局上体现服务的覆盖面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实现金融普惠。这需要要有新的金融观念,当前主要从规模银行向价值银行转型,通过科技运用增加新兴业务。

  今年央行有不少实质性金融支持动作,财政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减税免税的政策,这些对实体经济都是利好。但总的来说,决定资金流向的还是资本回报,国家依然需要加大减税降税的力度,形成实体经济资本回报优势。银行支持实体经济要遵从市场规律,不能简单地搞行政或道德推动。实体企业仍大有可为,银行在投放结构上应该主动倾斜,降低资金价格,让利给实体企业。

  金融界网站:创新赢未来,新技术的应用给金融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您如何定义“未来银行”?您认为“未来银行”取胜的关键是什么?银行机构大力推进线上展业背后的金融科技支撑主要有哪些?

  朱小黄:未来银行是线上线下相互映射、统一布局,功能迭代,数据集约的银行。未来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数据和算法,谁拥有广泛完整性数据和算法,谁就占领了制高点。未来银行的网点布局应该结合社会需求供给数据以及银行内部的数据,运用大数据及相关算法,对网点的布局地址、数量和规模进行重新测算和规划。各网点的业务内容和功能产品都应该与线上银行的功能和产品进行统一规划,合理配置,避免不足或过剩。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线上线下布局的时候要考虑客户的结构,要照顾到一些传统的老客户的实际服务需求习惯,不能强求人所不愿不能。

  金融界网站: 5G等前沿技术应用于移动金融领域,开创数字金融全新时代,同时颠覆了传统手机银行服务模式,哪些将是未来银行业布局的重点?您有何建议?

  朱小黄:未来银行布局的重点在于数字化转型,其核心是要占领数据和算法的制高点,并在数据和算法创新的基础上提高银行的风控能力,加快产品及功能的更新迭代,并且不影响到传统客户的需求,划好新老需求的分界线,两者不可偏废。

关键词阅读:朱小黄 未来银行 核心竞争力

责任编辑:申雪娇 RF13056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