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银行】渣打中国拟任CIO乔建新:未来银行是更“聪明”更“懂你”的银行

  疫情期间,银行的“非接触式服务”需求凸显,去人工化的全在线业务及智能化的业务模式促使传统银行向数字化银行转型,而疫情显然成为银行线上业务的推手,催生银行服务的技术变革。在数字经济浪潮背景下,金融界倾力打造出《未来银行》特别策划,关注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银行业未来发展图景,探讨传统银行数字化转型之路。

  本期邀请嘉宾:乔建新渣打中国拟任CIO

  “领时代 驭风云”,创新赢未来!在数字经济浪潮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银行主动拥抱新技术,加大对金融科技和数字化的研究投入,提升科技对业务的赋能。

  作为外资银行领军者,渣打银行积极探索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实践运用,是唯一一家参与了“人民银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开发的外资行,是唯一一家同时在深、港二地参与双方项目推进的银行。

  此外,渣打银行还创新性地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出了全球首张离岸人民币跨国区块链信用证,在中国内地成立了首个金融科技创投支持平台。显而易见,科技引领行业发展已成为共识,金融业新布局势在必行,未来可期。

  以下为访谈实录:

    创新性利用区块链技术 率先解决传统贸易金融痛点

  金融界网站:疫情发生后,渣打推出哪些针对性的创新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

  乔建新:针对今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为满足疫情期间甚至疫情结束后产生的各类客户线上和零接触式金融服务的需求,我行进一步增强优化现有视频银行功能,以提高在疫情期间远程服务客户的能力。另外,我行利用这次疫情带来的契机,借助科技和数据的力量实施精准营销和大规模线上产品和服务的推广,以拓展新空间来获取新客户。3月初我行对在线II类开户进行紧急优化升级,此举使我们在疫情期间在线开户转化率和新优先理财客户数量得到大幅提高。

  企业客户方面,为了解决跨境贸易承压、汇兑风险加剧、海外款项支付缓慢、线下手续办理受阻等多重难题,我行与合作伙伴寻汇一起加速落地共建的“汇e达”平台,提供一站式智能付汇平台解决方案,专注于为跨境贸易企业提供更便捷、更低成本的付汇方案,以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支持稳定外贸基本盘。此外,我们还创新性地利用区块链技术,通过渣打投资的康拓平台,为宝武钢铁集团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的交易,开出了全球首张离岸人民币跨国区块链信用证。在疫情期间国际快递不畅的背景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化方案解决了传统贸易金融中对纸质文档高度依赖的痛点,不仅为中国企业的供应链保障提供了支持,也有助于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不只是在中国,渣打也在其它国家帮助当地客户解决他们的难题。由渣打创投在印度建立的B2B电子商务平台SOLV,利用其平台优势,正在帮助当地数千家中小企业寻找上下游新的交易伙伴,逐步恢复供应链。

  成立首个金融科技创投支持平台 开启金融服务资源连接

  金融界网站:零接触式服务或将成为常态,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渣打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都做了哪些努力,重点布局了哪些业务?

  乔建新:数字化转型是渣打的长期战略, 渣打早已开始积极布局线上业务,打造端到端的数字化体验,实现零接触式服务。我行重点布局以下几个方面:

  网上银行:个人银行方面除了早已建立视频银行,最近几年我们也不断丰富我们网银的功能,比如建立二类户网上开户功能,基于手机网银的在线境内外理财产品投资服务等。企业网银Straight2Bank作为全面集成的、提供交易产品服务的7*24小时电子平台,可实现通过单点登录的方式,随时随地便捷地访问现金、贸易融资以及证券托管等服务。

  第三方伙伴平台生态系统对接和集成:强强联手形成双赢模式,带动我行线上产品和服务的升级和规模化,赢得市场先机和主动。与蚂蚁金服(支付宝借呗)共同构建的数字借贷平台,为我行的客户提供在线即时个人贷款业务,从申请和审批到放款几乎实时完成。我行与各大航空公司合作,为其会员提供个性化的渣打银行开户里程数和里赏定存(Mileage TD)等创新数字化产品。我行和联易融打造的“区块链供应链债权多级流转平台”实现了全面直连;客户在平台上发起融资申请,线上签署合同后,系统自动生成融资信息包传输至我行,极短时间内,客户便享受到我行全自动化放款服务。

  开放银行:客户可以通过完善的API、SDK途径从渣打合作伙伴获取定制化的金融服务,渣打银行已经向客户开放了超过100多个API接口。

  跨境贸易数字化解决方案:除了刚才提到的“汇e达”平台,我行还建立了跨境区块链信用证平台Voltron、供应商预付款融资APP、查询并追踪跨境支付交易信息的“SC GPI Track”公共门户网站。

  大湾区金融一体化:渣打银行是唯一参与了“人民银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开发的外资行。该平台由人民银行以及数字货币研究所牵头,旨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打造开放金融贸易生态 。 平台解决传统上依靠人工,业务效率低,融资成本高,重复融资、虚假融资风险大等贸易金融难题。一期建设已于2018年9月完成,目前处于第二阶段,央行正在与香港HKMA讨论两地区块链平台对接的可行性。渣打是唯一一家同时在深、港二地参与双方项目推进的银行。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如何利用渣打自身优势,结合新技术在大湾区内建立渣打客户联合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便利。

  我们更建立了三位一体的创新平台--渣打创投(SC Ventures),该独立部门由创新实验室、创投基金和创业孵化器三部分组成,成功搭建了一个银行、客户与金融科技三位一体的创新生态系统。2019年8月6日,渣打创投 (SC Ventures)在上海落地,并成立渣打上海创新实验室 (eXellerator),该平台是渣打银行在中国内地成立的首个金融科技创投支持平台。不仅标志着渣打作为外资银行对本地金融科技项目的投资、扶持与合作正式启动,也开启了中国客户和科创企业与渣打全球60多个市场的金融服务资源的连接。

  未来银行更“聪明”也更“懂你”

  金融界网站: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发展,您认为未来的银行将会是什么样子的?您如何定义“未来银行”?

  乔建新:随着物联网,大数据,5G等新技术的普及,未来的银行将是一种开放式的银行 — 其服务将会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无缝融入到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中。您将不再需要像过去一样必须通过特定的银行自有渠道办理业务,银行的存在也将不再局限于某些特定的分支行网点或是官方APP,您可以在日常出行、购物、旅游、医疗等各种生活场景中,随时、随地享受银行所提供的各种嵌入式和定制化的金融服务。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未来的银行将既是一种看不见的银行,却又能以数字化和场景化的方式提供无处不在的服务。

  另一方面,随着用户行为的数字化和数据化,未来的银行可以在监管允许的范围内以及客户授权的前提下,通过数据挖掘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和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了解其客户的行为模式及偏好,实时响应客户地需求,提供千人千面的定制化服务。所以我认为未来的银行也一定会是更加“聪明”,也是更“懂你”的银行。

  未来银行核心竞争力在于数据能力、反应速度及安全合规

  金融界网站:您认为,未来什么样的银行最有可能脱颖而出?未来银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乔建新: 我认为未来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数据能力,反应速度以及安全合规性。

  数据作为核心资产将给整个银行业带来彻底的变革,从结合生活场景定制化的客户体验,到多维度的智能风控体系,越来越多数据的汇聚整合将使得银行可以360度全方位了解其客户,为其提供更有价值且精准的服务。而如何构造创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使分布在政府及各行各业的数据孤岛的拥有者能够愿意将数据贡献出来“存入“银行从而产生更大的协同效益是值得研讨的问题,形象的来说未来银行不仅要拉人民币存款也要拉数据存款。

  此外,各种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环境的日新月异也对银行的创新能力以及反应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快更有效地调动资源,实现业务模式的创新以及产品的快速落地将成为一家银行保持竞争力的关键。为此,银行必须考虑在组织架构及工作模式上进行敏捷化转型、优化内部流程、加速产品的迭代,不断提高客户端的体验及服务品质。

  最后,伴随着开放银行,云计算,大数据等科技创新在金融行业的深入应用, 无边界的服务场景以及高价值的数据资产将给客户数据及隐私保护带来越来越大的挑战。我们看到近几年来各国各地监管在数据保护方面越来越重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包括欧盟的GDPR,美国加州的CCPA,我国的网安法以及最近的民法典等等,都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帮助银行业在未来更好的保护客户隐私,保障数据安全提供了参照标准。 客户信任一直是金融行业的基石,也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如何在数据时代继续打造一个高度透明、可信的客户关系将是未来银行面对的根本问题,也将是一种机遇。

  新技术贯穿风控各个环节 助力作用巨大

  金融界网站:风控对于银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防风险永远是银行业的第一要务,科技创新在这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

  乔建新:科技创新对于风控的帮助是非常巨大的,在风控的各个环节都可以看到新技术的应用。例如生物识别能帮助我们更好进行身份验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不光可以优化信贷模型、监控资金流向和用途,对反洗钱和反欺诈也有着极大的帮助。区块链增强了数据的可信度,对于多方商业架构中的数据高速流转中的溯源和确权具有非常高的价值。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把风控能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级别。

  然而科技创新本身也会带来新的风险, 其范围和影响可能会更广更深, 比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会带来新的数据隐私和模型偏差风险,区块链也会引入一些算法风险。面对这些新风险,我们有一整套的专门针对创新的治理框架和机制,可以尽可能的把风险降到最低。同时监管机构也在鼓励创新,并创造环境来更好的控制风险。比如,我们正在认真准备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中国版“监管沙盒”项目),希望将我们一些创新的业务产品和技术纳入到监管沙盒框架下,针对一定范围内的客户和特定应用场景进行测试。只有当测试结果符合我们预期,满足监管要求后,才会进一步推广。这就保证了创新的风险可以在项目正式上线前得到充分的认识和控制。

  监管科技将会提高监管效率 使监管能力与金融科技创新相适应

  金融界网站:从监管的角度来看,您认为监管机构应该如何在科技和创新方面引导推动未来银行的发展?

  乔建新:如何在金融科技的创新及风险防范的监管中找到平衡点并大力推进与时俱进的监管科技创新(RegTech)是未来银行科技监管的重点。

  最近监管机构在一些城市推行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中国版监管沙盒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在不突破现有法律法规前提下,以及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允许金融持牌机构对新技术或创新业务模式开展的试点验证,评估新技术与业务融合的潜在风险,并对风险可控,场景普适的应用出台相应的管理细则,视情况在金融行业进行推广。这种创新式监管模式将为金融科技创新提供相应的容错空间以及制度保障,助力金融机构更好的进行科技创新。

  另一方面,监管科技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提高监管效率,使监管能力与金融科技创新相适应。如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多方信任协作的问题,实现所有参与方之间数据的共享,并确保其真实可信,这让监管部门可以实时的对交易进行监控,追溯每一笔交易的历史记录,从而实现“穿透式”监管。而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运用可以让监管更深入的了解金融机构的整体运营情况,从而及时发现,预警潜在的金融风险与隐患 。

关键词阅读:未来银行 渣打中国 乔建新

责任编辑:申雪娇 RF13056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