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收益率创近十年新低!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量价齐跌”,部分品种预期收益率已近10年低位,发行量同比去年降幅近半。市场判断,从中长期看,银行理财收益率仍将进一步下降。

  “跌跌不休”

  多重因素影响下,银行理财收益率跌势不止。

  Wind数据统计显示,最新一期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纷纷下滑,部分期限品种已降至近10年新低。

  其中:

  1周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报2.96%,连续6周下滑,并创2016年8月底以来新低。

  2周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报3.06%,连续6周下滑,并创2011年2月中旬以来新低。

  2个月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报3.62%,连续3周下滑,并创2011年2月下旬以来次低。

  4个月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报3.65%,创2011年1月底以来次低。

  6个月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报3.68%,连续3周下滑,并创2011年2月中旬以来新低。

  9个月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报3.83%,续创2016年中旬以来次低。

  1年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报3.55%,连续4周下滑,并创2010年11月下旬以来新低。

  仍有下跌空间

  市场判断,从中长期看,银行理财打破刚兑是大势所趋。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近年来流动性较为宽松,市场利率整体走低,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率也随之下跌,未来低利率市场环境将维持较长时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仍有下跌空间。

  东方金诚发布的报告表示,从资产端来看,随着银行净值化转型的持续推进,新发理财产品将以配置固收类产品为主,较难配置高收益的非标资产。同时,考虑到银行存在一定揽储压力,短期内理财收益率下行速度或将放慢,大概率维持现有水平或呈小幅下行。长期来看,未来随着利率市场化和净值化转型的推进,银行理财收益率仍将进一步下降。

  发行规模萎缩

  伴随着银行理财收益率的逐步下行,相关产品发行规模也持续萎缩。

  统计显示,按销售起始日期计算,8月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1410只,考虑到离8月结束仅有几天时间,按照目前进度,8月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大概率创出10年新低。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累计发行数量39574只,同比去年降幅高达48.53%。

  此外,保本理财产品发行量降幅创新低。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7月共有7019只人民币理财产品披露了收益类型,其中保证收益类产品139只,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490只,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6390只。保本理财产品共629只,占比8.96%,环比下降1.36个百分点,再创新低,近三个月保本理财发行量占比降幅都比较大。

  与此同时,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存续数量和发行量都正逐步增长。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全市场商业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数量23078款,较一季度增加3488款,环比增长17.81%;存续规模估计为13.24万亿元,较一季度环比增长5.56%。

  根据中国理财网数据统计,募集起始时间在今年二季度的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共计4907只,而2019年同期,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仅有485只。

  浮亏已不鲜见

  近期,部分理财产品出现浮亏引发投资者关注。向来以“稳健”著称的固收类理财产品为何“失足”?业内人士普遍表示,主要原因是由于短期市场利率上升,债券价格普遍出现下跌。

  “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出现波动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也从侧面反映出资管新规实施两年多以来,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已经取得积极进展。”工银理财研究部主管赵柏功说,“未来非保本浮动收益的净值化产品将成为银行理财最主要的产品形态,产品净值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波动会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常态,从而真实客观地反映投资标的资产的收益和风险。”

  中邮理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丽娜坦言,需要承认的是,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是其发展转型期面临的必然挑战,也是理财产品逐步打破刚兑面临的阵痛。

  不过,无论有多大压力和挑战,理财净值化转型不可逆转。如此才能实现银行理财回归资管业务本源,真实客观反映投资标的资产的收益和风险,为投资者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符合风险偏好的金融产品。

  资管新规将“卖者有责、买者自负”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作为资管行业打破刚兑的一个重要前提,买者自负首先需卖方有责。对于银行理财来说,产品的净值化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对于投资者来说,则要逐步转变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刚兑印象,全面、理性、客观地看待并逐渐适应银行理财产品净值的合理波动。

关键词阅读:银行理财 收益率

责任编辑:申雪娇 RF13056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