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有媒体引述彭博报道称,“消息人士透露,蚂蚁集团和其他消费贷款机构发放的贷款将受到中国最高法院上月裁决做出的利率天花板限制”,并判断此举将对蚂蚁的收入引擎造成影响。
事实是否如此?记者查阅原文发现,彭博报道并未透露消息人士姓名,对于该消息的权威性目前无从判断。不过彭博在文中明确指出,最高法这一规定并非专门针对蚂蚁。“最高法表示这一规定不适用于持牌金融机构”,彭博写道,“蚂蚁等金融科技公司是否需遵循这样的规定尚未明确”。
这一判断跟此前的市场分析类似。《最高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调整的通知》明确规定,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该规定。彭博查阅蚂蚁招股书发现,蚂蚁平台促成的微贷业务,只有大约2%的贷款存在于蚂蚁的资产负债表上,其余98%的贷款则由第三方银行提供,或通过打包成证券的形式进行出售。目前尚不清楚蚂蚁的贷款中有多大比例是以高于法院设置的利率天花板发放的,但从放款主体分析,新规对花呗、借呗影响有限。
彭博报道也详细解释了蚂蚁正在与大约100家银行进行合作,其中包括政策银行和大型国有银行。报道称,蚂蚁的类信用卡产品花呗,以及无担保消费贷款产品借呗的日均收费约为0.04%或者更低,折合年率约为15%。目前,与基准利率挂钩的贷款利率天花板为15.4%。
植信投资研究院研究部主任、前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彭博采访时表示,该利率上限可能会导致一些较弱的信贷机构退出市场,因为他们无法通过恰当地定价风险、覆盖出资成本,进而导致信贷供应紧张。
而蚂蚁这样的技术平台恰恰可以依靠自己的风控等技术能力更好地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涛认为蚂蚁可以帮助银行触及到之前服务不到的用户和小微企业。
蚂蚁“可以支持金融机构合作伙伴”, 尹表示。“这种合作方式符合中国政策制定者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
同时,另一位消息人士也告诉记者,由于在疫情爆发期间对小微做出的支持,蚂蚁预计会获得一些回转余地。
最高法民间借贷新规出台后,在业内持续引发争议。不过截至目前,除了最高法的表态之外,所有关于新规适用范围的传闻均为匿名消息。





- “牛市旗手”业绩炸裂!国联民生、华西证券预增超10倍,“目前的市场环境和氛围有一些2014年底的影子”
- 培育打造一批品牌,促进家政等服务消费提质升级
- 京东进军短剧市场,行业高景气下海外短剧及AI短剧等细分方向发展望超预期
- 北方稀土中报预增逾20倍,机构:国内稀土磁材企业有望迎来业绩、估值双击
-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即将启幕,全球AI治理合作路径加快推进
- 不止是硅片硅料!光伏组件含税含运均价也迎来上调
- 国家邮政局“反内卷” ,完善制度规则、推动邮政快递健康发展
- 批量公司预告中期业绩,6家公司业绩增速或超10倍!这些板块业绩有望快速增长
- 比特币继续刷新历史新高!美股比特矿业暴涨155.69%,上海国资委围绕加密货币与稳定币开展学习
- 比亚迪推L4级智能泊车保障,自动驾驶商业化再迈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