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华:零售转型是银行业新的增长点 新零售形态要靠科技手段
11月27日,2020北京国际金融安全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为“新金融 新基建 新安全”。华夏银行行长张健华出席并发表演讲。
张健华指出,随着我们国民财富的积累,金融需求在不断扩大,银行不再像原来简单的提供储蓄了。从负债端来说,从金融业向商业银行,除了提供储蓄,还要提供很多的金融资产管理、理财财富管理等等。资产端也一样,除了对企业提供服务以外,更多的要面向个人。这就提到了零售转型的问题。
张健华表示,零售转型是我们银行业现在做的新的增长点,新的零售形态,有别于以前,一是,覆盖面更广了,二是服务手段的变化,以往银行业都是靠网点的布设,今天,很大程度上要靠科技手段和靠线上的服务。
“因为面临着巨大冲击,商业银行现在也在转型,也在加快这方面的布局,其中的一条就是引入金融科技的工具,金融科技的服务方式,互联网上、线上数字化的服务方式。” 张健华提到,这类技术的应用一定是一把双刃剑,有方便的一面,也有安全风险的一面。但又不能因为有这些挑战,就不去尝试,相反,我们必须得拥抱这样新技术,拥抱数字化的时代。
张健华称,监管现在对于新技术,运用技术还是有一定的顾虑。因为,现在很多中小银行是没有自己核心的自主风控能力,严格意义上说,对外有很大的依赖度的。所以要想转型,要想维护安全,除了有技术层面上的要求以外,还有很多制度上的安排。
张健华表示,对银行而言,挑战有几个,第一,有没有能力投资,因为这是很大的一笔投资,同样一套系统,放到大银行去,因为业务量大,成本很容易摊薄,如果一个小的银行,全面这样投,压力比较大。
第二个是技术能力,技术选择、设备、模型,包括具不具备这些能力,开发人员有没有自主的风控能力。
另外一个是数据获取的能力,未来的数字化时代也好,金融科技时代也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也是一个生产要素,如果仅仅有了技术,有了设备,有了投资,最后发现没有获客的渠道和来源,没有流量,在数字化时代没办法触达更多的个人客户,这是能力问题。
另外一个,有没有技术层面的快速反应的能力,快速迭代的能力,这个既取决于自身的技术储备,另外一方面,取决于监管的要求,这就是自身能力建设。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