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利率回升或难持续 银行出招刺激贷款需求

  市场对于银行利差回升的憧憬昙花一现。

  11月30日,北京某城商行的一位贷款经理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我们的贷款最长不超过5年 ,最低年利率8.8%,额度在5万―100万元之间。另一款线上消费贷产品的年利率在4.35%― 8.4%之间,额度不超过30万元。期限也可以做到3年。

  近日,时代周报记者以借贷人的身份咨询若干银行机构信贷产品之后发现,在利率回升的过程中,各家银行中长期贷款增多明显。

  此前,央行最新数据显示,9月新发放贷款利率环比6月回升,其中一般贷款5.31%(不含票据和按揭),环比上升5bp。

  市场据此广泛认为,经济修复、需求拉动贷款定价提升,银行利润预期在上升,银行板块走势趋好。

  11月30日,银行股早盘延续上周五大涨走势,助力上证指数盘中突破3400点。

  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表示,近几个交易日,大金融板块强劲上涨,主要逻辑是经济快速回升,带动利率上行,银行的存贷利差回升,银行的利润预期上升,同时由于经济回升使得银行的坏账下降,这都促成银行股的基本面好转。

  中泰证券分析师戴志锋团队亦认为,新发放贷款定价边际回升,随着重定价逐步进行无疑将在财报中体现。货币政策边际收紧,资金市场利率走高将对信贷市场利率有所传导;更深层次原因是经济修复,即使货币政策维持中性,生产扩张带来的融资需求扩张也将使收益率曲线抬升。

  然而,11月30日的银行板块强势仅持续了半个交易日,午后银行股全线走低,拖累上证指数收盘下跌0.49%。截至收盘中信银行跌逾4%,招商银行跌3.6%,工商银行跌1.3%。

  中长期贷款短期增多

  从银行机构了解的信息显示,除了按揭贷、票据之外,个人消费贷、小微企业贷产品的期限也越来越长,额度也越来越高。

  北京一位中小银行的工作人员则表示,“如果是企业贷的话,针对单一主体授信不超过1000万元的中小微企业,我行有一款5年期的循环贷产品。”

  农业银行北京分行人士告诉记者,农行个人消费类的网捷贷最长期限也能做到5年。

  11月26日,中泰证券研究报告分析指出,9月新发放居民信贷结构基本与6月接近,但企业端中长期贷款占比有较大幅度的提升,预计对贷款收益率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央行11月11日公布10月金融数据显示,新增中长期贷款占比明显提升。

  具体而言,10月住户部门新增贷款4331亿元,其中新增中长期贷款就达到4059亿元;企事业单位新增贷款233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票据融资均有所减少,仅中长期贷款增加4113亿元。

  11月30日,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中心副主任陶金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第三季度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提高,主要是结构化因素和供给端因素所致。结构化因素中,中长期贷款增加,利率水平相应被拉高。同时,企业中长期贷款比例比较明显地增加,短期、频繁的信贷需求开始减少,可能对银行对贷款需求的感受偏向于认为信贷需求减少。

  陶金还表示,零售贷款投放增加,也拉高了利率水平。从三季度的贷款余额增速看,仍然体现了信贷持续扩张的态势。供给端因素中,主要是银行中期资金成本维持在高位,推升了定价水平。

  此外,陶金表示,三季度利率回升也存在季节性原因,除了个别年份的长周期波动导致三季度利率下降外,大部分年份的三季度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都是上升的。

  利率回升出现分化

  从11月30日的银行股表现来看,市场似乎对信贷利率回升的看法出现分歧。

  中泰宏观首席分析师梁中华曾表示,“今年5月份以来央行边际回收流动性,市场利率中枢已经明显上行,或对企业贷款端的成本也有一定的传导。三季度企业贷款需求指数环比回落,也反映这次利率的回升主要源于货币与信用投放的收紧,而并非融资需求的回暖。”

  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20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一季度增加7.1万亿元,上半年增加12.09万亿元,前三季度增加16.26万亿元,这意味着2020年一、二、三季度的人民币贷款分别新增7.1万亿元、4.99万亿元、4.17万亿元,呈季度性递减,货币投放趋紧。

  11月30日,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理财产品中心副主任袁增霆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贷款总体感觉上是前高后低的趋势,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先行信贷宽松。后来受不利外部环境的影响及不确定因素,国内开始收紧信贷入门条件,进而实现降温。

  中国人民银行开展的《2020年第三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下称《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73.5%,比上季降低2.3个百分点。

  为了刺激贷款需求,一些银行也推出过专门的政策。

  上述农业银行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双十一期间,农行网站有一个贷款优惠活动,主打消费类贷款网捷贷,“年利率4.35%”。但是短期难见明显成效。

  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所长詹向阳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贷款需求减少“可能与整个宏观政策有关,疫情期间经济受到阻碍。所以在启动的时候,资金投得很快,量很高,特别是六大国有银行。”

  “理论上讲资金投放量已经很大了,实体经济面的资金已经比较充足了,所以放缓了货币宽松和信贷投放的速度。”詹向阳指出。

  据《问卷调查》相关内容,分行业看,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为69.6%,比上季降低1.0个百分点;基础设施贷款需求指数为67.7%,比上季降低2.0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贷款需求指数为64.5%,比上季降低1.9个百分点;房地产企业贷款需求指数为53.8%,比上季降低1.0个百分点。

  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为59.5%,比上季降低1.2个百分点;中型企业为64.8%,比上季降低2.1个百分点;小微企业为76.6%,比上季降低2.0个百分点。

  詹向阳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行业来讲,特别是像基础设施,它的周期比较长,初期投入一定是比较快、比较多,那么进入到中后期,它的资金需求肯定是放缓。另外,消费品生产周期比较快,三四个月转一圈。而批发零售行业应该是因为消费受阻,特别是面对面销售的类型,受疫情影响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

关键词阅读:贷款定价 银行板块 利率水平 理财产品

责任编辑:申雪娇 RF13056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