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银行刘强:银行建设数字生态的道法术

  12月10日,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主办的“2020银行数字生态与普惠金融峰会暨第十六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在北京举行。华夏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刘强参加了当天的峰会活动并发表演讲。

华夏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 刘强

  刘强认为,“道”是规律,“法”是方法,“术”是行为,对应银行的工作来说,“道”、“法”、“术”分别是上位规划、中位布局、下位操作。无论任何事情,如果能够做到道、法、术三者兼备,那自然可以输出好的结果。

  关于“数字生态”,应该说目前没有一个很严谨、官方的定义,不同的市场参与主体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但无论如何定义,“数字”或“数字化”只是手段,“生态”才是本源。银行构建数字生态,要以依附于实体经济生态为前提,在依附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在优化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创造,进而演化出新的数字生态模式。

  刘强介绍说,银行构建数字生态的方法,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即“内圣外王”。“内圣”指做好内部治理,“外王”指处理好外部关系。具体该如何“内圣”,又当如何“外王”,刘强在会上做了详细阐述。

  实现“内圣”的过程,就像练就武林高手一样,讲究“手、眼、身、法、步”协调一致。

  “手”指的是产品。产品是我们的“掌”和“拳”,捕获目标客户全靠这双“手”。在银行与互联网企业角逐竞合的过程中,时常感觉自己的产品对客户不够有吸引力,与客户的需求有差距,改变这种现状需要改变产品研发方法和流程。

  “眼”是视野。视野是眼力、脑力的综合体现。我们是不是能够敏锐的发现商机,从数据、现象中找到内在的联系、看出趋势、联想到办法,是我们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追求的能力,即——应对变化的能力。

  “身”是结构。除了组织结构、业务结构,也包括投资结构、财务结构等。

  “法”是机制、流程。银行通过多年经验积累形成的体制机制,是科学的、严谨的,但也正是这种严谨性让很多流程在执行中近乎僵化,使银行很难像互联网企业、金融科技公司那样灵活敏捷地适应市场变化。所以构建银行数字生态,要先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机制。

  “步”是底层支撑。支持企业创造价值的底层支撑,无外乎是生产资料和生产力。具体到银行所开展的工作而言,就是数据治理和系统重构,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轻前台、厚中台、强后台”组合架构体系以及微服务、分布式等技术。

  解释完“内圣”,刘强随后以开放银行为核心内容对“外王”做了解读。

  “外王”就是要与外界建立广泛的连接和美美与共的合作伙伴关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银行承担连接者、构建者、整合者、创造者的角色。即:连接B、G、C、F端参与主体;构建渠道、平台、入口、工具;整合产品、服务、数据、技术和参与主体;搭建私域流量池和伙伴关系。

  最后,刘强概括了建设数字生态的主要思路:即依托开放银行模式,以产业互联网为突破口,实现流量经营和数据变现。

  在“术”的层面,刘强有自己的答案,即解决好“向谁开放”“开放什么”“怎么开放”三个问题。

  向谁开放?

  刘强认为,开放银行应该做广泛的全域开放,不仅是面向自己的目标客户,还面向更多的生态参与主体。生态参与者包括服务的使用方、提供方,也包括金融科技企业在内的技术支撑方。

  开放什么?

  全域开放包括十大维度,即服务对象开放、产品和服务开放、渠道开放、平台开放、生态开放、合规风控技术开放、合规数据信息开放、创意开放、技术实现开放与创利手段开放。

  举例来说,“产品和服务开放”是指将银行自有产品、生态合作伙伴产品整合,实现多方产品互用和产品联合创新。“合规风控技术开放”是指在监管监督之下、社会监督之下、客户监督之下,开放共享风控技术,与生态各参与方联合设计风控、合规模型,实现更精准、动态的风控机制。“技术实现开放”是指通过开放API,让第三方开发者介入,参与银行应用开发。

  怎么开放?

  刘强认为包括以下几个点:一是打造敏捷化的系统支撑能力;二是构建平台型组织保障能力;三是形成数字化的风控决策能力;四是形成自适应的产品输出能力;五是构建智慧化的全域运营能力。

关键词阅读:生态 数字 华夏银行 生态体系

责任编辑:申雪娇 RF13056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