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信用卡新政搅动万亿市场:差异化定价能力成竞争关键

  导语:同盾科技副总裁、同盾咨询总经理余旭鑫博士认为,在新政策、新技术等因素加持下,银行信用卡业务要做好几件事: 一是精细化客户运营,挖掘高潜力高价值客户;二是通过差异化竞争,放量同时提升业务利润;三是在快速增长同时抓好风控,实现高质量的稳健增长;四是完善数据管理与分析能力。

  2020年的最后一天,央行放出大招,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区间管理。这一事关7亿多张信用卡,近万亿市场的消息瞬间引发行业震动!

  所谓信用卡透支利率,主要是指信用卡持卡人的当期账单金额未按时全额还款所产生计息利率,以及持卡人使用信用卡取现时应付的计息利率。

  长期以来,不管是大行股份行、还是城农商行发卡行,通行的信用卡透支利率标准在日利率0.05%~0.035%(即万分之五0.7倍),这也是业内统一遵照的监管规则。也正因此,上述《通知》引发广泛关注。

  近年来,我国信用卡发卡量不断增长。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全国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87.98亿张,其中,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7.66亿张。

  以此数据计算,中国人均信用卡持卡量刚刚超过0.5张,而美国同期的人均持卡量为3.3张左右,即使与我国消费文化习俗较为相近的日本,其人均持卡量也达到了2张左右。再进一步分析,除人均持卡量的巨大落差外,我国信用卡借贷余额从绝对数和相对数上也都处于较低水平,相较于美国和日本市场,中国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而我国人均GDP也来到了一万美元的大关,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人均一万美元正是消费金融起飞的重要节点,在此时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区间管理,无疑将会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

  差异化定价能力将成竞争王牌

  这次央行新政彻底放开了信用卡在透支利率上的束缚,信用卡及银行业利率定价市场化已是大势所趋。

  这也意味着在信用消费领域,信用卡业务与各类互联网消费产品的正面交锋将不可避免,当然这对信用卡业务的挑战也是颇为巨大的,首先摆在面前的就是渠道、场景、获客等限制,这些又恰恰是拥有着自有生态、消费场景和流量渠道的互联网巨头们厚厚的城墙外那道宽阔的护城河。

  尽管在政策合规、交易场景、业务流程等诸多方面缺乏竞争优势而处于下风,但利率市场化的举措将会是信用卡重夺市场主流地位的一张王牌。

  手握王牌要如何打出好牌呢?

  同盾科技副总裁、同盾咨询总经理余旭鑫博士表示,答案是差异化定价能力。差异化定价能力或许为很多银行的弯道超车提供了便利,也将是未来银行信用卡中心竞争的一个重要关键点。

  未来差异化定价能力会成为信用卡中心核心竞争能力,美国著名金融机构Capital One率先打破了20美元+19.8%利率的统一收费模式,对于优质客户推出10%利率产品,并进行客户分层管理,形成体系化的数据营销策略。对于优质客户如果采用统一定价,很难让其产生忠诚度,很容易流失到其他平台。

  同盾咨询专家分析表示,信用卡业务的收入在各家银行的零售业务中都占据主导地位。通常一家银行在推出本行的信用卡业务的时候,都会横向参照同梯队银行的同类信用卡产品的利率和授信额度来完成初步的风险定价,等到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会进行调整和优化当前的风险定价策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诞生,得益于技术的支撑和数据的打通,越来越多的银行采用线上审批的方式进行业务扩张和拓展,从而基于线上场景的信息采集补充,精准的差异化风险定价在实际信用卡业务中有了更多的施展空间和评估手段。通过内外部数据和交易数据搭建出核心的风险定价模型,涵盖了更多维度的变量进行客户画像,并通过机器学习等先进建模技术,应用到实际的风险定价当中。

  而除了基于风险的差异化定价能力外,最优化决策的方法论应用在定价上将是赢得这场大规模的利率市场化战争的终极武器。最优化决策,即全面考虑所有客观和主观约束条件,以及各项约束条件之间、各项决策之间、决策与决策对象的响应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利用先进的数学方法求出最优解,也就是最优决策集。最优化决策可以说是企业决策的终极形态。

  同盾科技副总裁、同盾咨询总经理余旭鑫博士介绍,最优化决策看起来很神秘,但简单来说有以下三个重要特点:一是在决策目标上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二是考虑“行动-响应(action-effect)”动态博弈;三是在约束条件下实现全局最优。将最优化决策的方法论更好应用到信用卡业务的定价、定额等具体金融决策中,会改变整个游戏的竞争规则(game changer),帮助信用卡产品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

  作为同盾科技旗下的金融咨询服务独立品牌,同盾咨询聚焦七个领域,分别是市场营销及客户价值管理、信贷全生命周期风控体系建设、模型风险管理、最优化决策、中小微企业信贷及供应链金融、信贷业务及管理咨询和汽车金融。余旭鑫博士表示,信用卡市场未来无疑是诱人而又充满挑战的,在各种新技术、新政策等等因素的加持下,信用卡业务想要持续高效发展,需要集中做好几件事: 一是精细化客户运营,挖掘高潜力高价值客户;二是通过差异化竞争,放量同时提升业务利润;三是在快速增长同时抓好风控,实现高质量的稳健增长;四是完善数据管理与分析能力。

  同盾咨询此前已发布四篇与差异化/最优化定价相关的文章,《图说最优化决策》、《最优化决策在零售信贷定价方面的应用实践》、《关于线上信贷业务定价的深度思考》、《金融机构零售业务差异化定价实践分享》,希望以专业观点和经验为银行伙伴提供帮助。

  对信用卡风控提出新的考验

  那么为何会在今年取消透支利率的区间管理呢?回答这个问题也许要回到五年前,央行在2016年时表示,对信用卡透支利率设置上下限的考虑主要基于三点:一是实施分步走、渐进式改革,有利于发卡机构在过渡期内进一步积累定价数据和经验,引导其完善信用卡利率定价机制;二是当时各发卡机构信用卡风控能力和定价能力参差不齐,进行利率上限和下限指导,有利于避免个别发卡机构盲目降价打价格战,导致不公平竞争和高风险客户过度举债,从而增加信用风险,引发市场局部混乱;三是在信息披露机制有待加强的情况下,设置透支利率上限有利于防止个别发卡机构不合理收取过高利息,保障持卡人合法权益。

  从当时央行的态度不难看出,数据和经验积累、风控能力和披露机制是信用卡利率市场化的最大担忧。

  而这也将是检验未来新政下各家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成色的焦点。

  放开利率上限,有利于下探次级用户人群,放开利率下限,有利于为更优质的客户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产品。事实上,近年来银行一直在加速创新,信用卡业务边界在不断拓宽,从原来单纯的卡交易,向交易分期、现金分期的业务去拓展。

  在新政的推动下,可以预见信用卡中心会迎来主动性的下沉,走出原来的“舒适区”,主动去接触“次优客户群”——这曾经一度被互联网金融平台“收割”的群体。

  这也意味着对银行的风控能力要求更高了。单纯依靠某一部分的改革或提升无法触及根本,想要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信用卡中心要围绕前台业务能力、中台风控和运营能力以及后台基础能力进行一次从理念到体系的深度改革和创新。

  总之,2021年消费金融领域或将迎来一轮新的洗牌。银行信用卡中心除了强化自身在流量、渠道等多方面的建设,还需要多方的通力合作。同盾作为一家独立第三方智能分析决策服务商,已经与国内众多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中心深度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协作模式,愿在新的发展格局下与各银行信用卡中心携手前进。

关键词阅读:同盾科技 信用卡 差异化定价

责任编辑:路建妮 RF15213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