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我国文化金融高质量发展路径

  “十四五”开启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乃大势所趋,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革新,要求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从要素和投资逐渐转向创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并对如何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作出新的规划和部署,文化产业正作为赋能当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强劲动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文化金融发展现状

  不难看出,我国文化金融发展有着深刻的政府烙印,对于政府的依赖性较强,产业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引导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文化+”的理念愈发深入人心,与金融、互联网、科技发展的政策生态不断优化,鼓励成长性较好的文化企业进入并运用资本市场融资也愈发成为政策扶持的关键环节。

  从范围来看,文化金融既囊括了文化金融产品体系,如北京银行开发的“文创信保贷”“文创普惠贷”“智权贷”等系列信贷产品,工商银行所属的“工银文e星”系列产品及“贷、债、股、代、租、顾”的全融资体系,华夏银行的“文创贷”“文创融”“文创投”“文创贸”系列产品,杭州银行的“无形资产融资”“租金贷”“游戏工场”“影视行业夹层贷款”等系列产品,也包括提供形式多样、层次广泛和渠道多元的文化产业资本服务的过程,即覆盖整个产业链环节的资产评估、财务、审计、融资担保、风险控制、产权交易和征信评级等一揽子基本及衍生金融服务。

  从业态形式上看,文化金融体现在文化证券、文化银行、文化金融保险、文化信托、文化担保及文化租赁等几种业态形式上;也作为价值实现的重要载体承担了文化资源资产化、市场资源配置和资本融通和流动、价格信号和风险管理的多重功能。文化金融供应方主要为政府、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投资基金、大型企业及个人。

  从市场主体看,文化金融的需求方主要包括文化产业链条上相关的企业、社团及个人等,其特点主要体现在:第一,发展体量较小,金融支持的手段和规模量都相对有限;第二,具有“轻”资产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金融资本的可进入性;第三,相关基础配套的支持力度不强;第四,文化金融主体的发展还停留在萌芽阶段,抵御风险的能力弱。综上,我国文化金融整体发展呈现了创新性不足、规模小、数量少、市场集中程度弱、文化金融产品种类单一随机,无法在业务层面上达到系统化运作和形成常态化的运作机制,无法满足文化创业企业融资需求,大多只能依靠传统的银行授信融资。

  当前市场条件下,文化金融的发展仍在摸索的初级阶段,交易的手段大多是金融机构进行的产品质押融资交易等,比较单一,且主要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作为市场主导力量。故此,需要进一步推动市场机制健全与完善以促成文化资源和金融力量的有效整合,在实现文化由资源向资产产业转化基础上,构建文化资产的流转评估体系和投融资服务平台,盘活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渠道,以提高文化产业的融资效率。

  我国文化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发展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文化产业对于融资模式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目前,国内文化产业的主要融资渠道颇为广泛,覆盖了政府财政扶持、文化产业专项基金、银行信贷、企业债券和股权融资、风险投资、众筹等多种融资方式。其中,文化产业基金作为政府组织牵头设立的针对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引导和带动金融机构投资。银行信贷作为最广泛的融资模式,其优先投资对象往往针对的是市场前景较为明朗、投资风险较小、资质优良的文化企业。而风险投资则能够为文化企业提供资金和战略辅导等多重作用,投融资效率高;债权融资受发行条件所限,运用的广泛性和普适性较低;股权融资主要包括上市、私募基金和并购,是文化企业发展进入较为稳定时期的选择;互联网金融作为近年来新兴的融资方式,目前较多采用的是奖励性众筹和股权众筹两种模式。

  伴随着行业细分、企业发展生命周期和发展水平的不同,文化企业对于融资模式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如萌芽期的文化企业资金需求量大,其资金主要来自于个人投资、政府扶持、银行贷款、风投和众筹模式等;当文化企业进入成长阶段,初具规模和较为稳定的盈利时,风险投资、银行信贷、文化产业专项基金等亦是比较好的选择;随着文化企业运营日趋成熟和稳定,发展前景良好,市场风险显著减少,可以通过上市、企业债券、并购等融资方式获取资金。

  我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虽广泛,但在实践过程中,可供选择的范围仍旧狭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极不平衡,文化金融发展依然困境重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436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5%,而文化金融市场规模在整个金融市场中约为1%;2020年,在文旅行业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鼓励下,全国文化和旅游领域累计发行专项债券规模610.4亿元,仅占我国专项债发行规模总额的2%。

  文化金融高质量发展路径

  金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造血部门,二者协调发展,共同支持着我国文化产业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自《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发布至今,我国的文化金融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进步,市场规模快速增加,银行信贷、债券、资本市场融资、私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发展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极大地推进了文化产业的进步和壮大,文化企业自身能够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金融活动,文化金融政策从顶层设计层面初具了体系化雏形,在互联网、大数据、金融科技和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文化+”以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呈现出势不可挡的发展动力,并逐步迈入国民经济发展新型支柱产业的行列。目前,全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全面加速期和高质量发展阶段,对文化金融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在持续深化政策优化、平台构建、体系完善、服务升级的基础上,坚持文化价值导向和引领作用,顺应趋势、顺势而为、掌握时机、精准施策,助力文化和金融更加深度融合发展。

  第一,完善顶层设计,谋篇布局,不断探索文化金融的支持模式政策优化。在政府层面上,一方面,可以提高政策供给效率,推动“投贷奖”政策持续优化完善,拓宽中小文化企业融资渠道,如金融机构通过政府或产业园区平台为文化产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供债券融资,如集合债等;另一方面,应利用好产业基金引导作用,促进文化产业和金融产业共赢创新,充分用活用好贷款贴息、保险补贴等金融手段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另外,在风险可控原则下,积极引导推进股权融资,鼓励文化企业进行重组、并购、上市融资和上市公司再融资,及时出台适度放松政策破文化产业融资困境之局,才是助力文化金融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长久之计。

  第二,积极打造服务功能齐全的文化产权交易平台和健全的文化金融中介服务体系。政府应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创新和完善服务体系,全方位整合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资源,并结合金融科技、数字金融、大数据、5G等技术手段,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全方位的文化产业大数据平台,并打通创投、风投、银行等金融渠道,促成文化项目更加便捷高效地实现融资,实现资源、项目高质量地向资产化、产业化飞跃。促成文化产业尤其是文化金融数据的口径和标准同意,构建行业内部各主体数据共享机制。此外,在无形资产和知识产权部分,充分利用数据挖掘、大数据等手段,完善产权评估、担保、交易、处置和管理的各个服务链条。

  第三,在文化金融服务上提升专业度和成熟性,探索打造文创银行和文化金融专营机构,鼓励金融机构在管理体制、服务水平、运营机制、评估体系等方面改进提高,深度发展和创新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融资租赁公司等相关金融机构多措并举加强文化产业和文化企业的帮扶力度和效率,在融资渠道开发、融资成本降低、融资模式升级等方面提升创新效能,并进一步增加金融支持覆盖面广度和深度,深化普惠金融的服务。鼓励金融机构构建立较为系统和健全的无形资产评估体系,助力优质的文化产业能够通过著作权或股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获得融资贷款,创新性打造“资本市场融资+再融资+贷款”、知识产权证券化等多样化的文化金融合作方式的创新。在文化类无形资产的评估、托管、流转、确权、流转等重要的环节,提高机构和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促进文化类无形资产处置的规范性。打造适用于文化企业的完善的信用体系评级体系。针对文化企业和金融行业在资源和数据上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性,应积极开展与第三方服务机构、行业权威数据机构、智库的深度合作,构建匹配文化企业发展的信用评级机制,构建文化企业金融数据库信息平台,搭建文化企业和金融机构供需双方资源和信息互通的桥梁。推动核心企业在数字文化资产层面上进行供应链金融创新。

  第四,持续推进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与风险管理市场的建设,稳中求进为文化金融深度融合保驾护航。针对文化产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普遍现象,加强银行和融资担保公司、创投、保险、文化产业运营企业的合作,促进融资需求与金融机构的产品供给高效对接以及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文化企业外部增信。进一步健全文化金融风险补偿机制,鼓励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创新实践。

  第五,积极探索文化金融高质量发展可复制的创新模式。依托北上广深等城市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建设的重要契机,在政策创新、服务创新、投融资模式创新、无形资产交易平台等方面开展实践探索,并最大限度发挥金融产业集聚和集群功能,开创可复制的模式和经验,打造全国文化金融示范和样板。

  第六,以科技赋能驱动,引领大国文化金融高质量发展新格局。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的发布将引领和激发金融领域内数字经济和金融科技更加快速发展,文化金融应该牢牢把握时代契机,充分利用数字经济、金融科技、云计算、5G等多重驱动,创造新的文化金融资产模式、开发新的融资模式和工具、创新发展文化金融新业态、构建新的数据平台、打造新的交互方式和体验,促进新的产业集聚、实现文化金融高质量发展新态势。

关键词阅读:文化金融 债券 产权交易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