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负债管理从“规模取胜”走向“质量取胜”

  2021年3月26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负债质量管理办法》,对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有助于商业银行更好提升负债管理水平,规范行业竞争,确保银行业安全稳健运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一、《办法》的出台有利于更好规范银行负债管理,促进金融体系稳定

  金融脱媒和新兴金融业态发展导致商业银行负债管理压力明显上升。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银行体系平稳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随着金融改革加速推进,商业银行数量同步增多,负债规模持续扩张,银行业内部竞争也日益激烈。截至2020年12月,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已超过4500家,总负债合计达293万亿元,同比增长10.22%(图1)。从负债结构看,大型商业银行存款占其负债比重约为80%左右,中小银行存款占比相对较低,约为60%左右。因此,部分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存在争夺低成本存款的动机。另一方面,在利率市场化持续提速背景下,金融脱媒现象加剧,互联网金融、影子银行、货币基金等各类新兴金融业态加快发展,叠加经济周期、汇率波动、资本市场改革加速等因素,客观上对银行的负债,尤其是存款形成了一定挤出,抬高了负债成本,这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稳定性带来挑战。

  部分银行借助新兴科技违规吸储,突破合规边界,增大了负债的复杂性和管理难度。一方面,部分商业银行,尤其是一些中小银行借助互联网平台,跨地域吸收存款,突破了空间限制,事实上成为全国性的商业银行。由于线上存款利率敏感性强、粘性不高、波动性大,会加剧中小银行负债的不稳定性。银行自身的流动性管理能力和精细化运营能力并未得到提升,反而放大了经营风险。另一方面,一些商业银行通过各种新型存款产品违规吸储,加剧了市场的非理性竞争。例如,采取“高息+灵活支取”吸引客户、开发各种存款产品并变相包装吸引客户购买、不断做大结构性存款规模等,存款市场产品乱象有所增多,银行负债复杂性和管理难度明显加大,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突出,导致流动性风险上升,造成潜在金融风险的积聚。

图1: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负债规模及同比增速(万亿元、%)

资料来源:银保监会,中国银行研究院

  《办法》的出台沿袭了监管部门以往对银行负债管理的思路,有助于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其稳健运营对金融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考虑到银行负债具有涉众性以及极强的风险外溢性,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监管部门开始集中整治银行负债,尤其是存款市场的各类乱象。2019年12月,监管部门要求商业银行停止办理关于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相关业务。2020年1月,银保监会提出要尽快制定负债质量监管办法,提高银行保险机构特别是中小机构负债的稳定性和匹配性。随后,监管部门先后大力压降结构性存款和互联网存款产品规模,严控异地吸收存款等,对银行违规吸储的管理力度明显加大。《办法》涵盖了大额风险管理、流动性管理、互联网存款等各类规章制度,是我国出台的第一份针对商业银行负债进行规范的系统性政策文件。这对更好维持商业银行稳健运营,确保金融体系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办法》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一)《办法》的主要内容

  《办法》共5章33条,以确保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为目的,对商业银行的负债来源、结构及成本等方面提出要求。主要内容包括如下方面:

  《办法》明确了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的核心要求,确立了负债业务管理体系。《办法》从组织架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业务创新等方面入手,确立了银行负债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对银行负债业务的管理要求。针对具体的考核指标和限额,《办法》中所列示的指标均是以往监管文件中已有的要求,《办法》将这些要求进行了梳理和整合,增强了系统性和全面性。

  《办法》提出了负债管理的“六性”要求,引导银行关注负债质量,淡化对规模的重视。“六性”分别是负债来源的稳定性、负债结构的多样性、负债与资产匹配的合理性、负债获取的主动性、负债成本的适当性和负债项目的真实性(表1)。“六性”的提出对银行负债质量提出了更高标准,今后银行过度注重规模扩张不仅会带来经营风险,同时也会面临合规风险。《办法》将引导商业银行摒弃“规模取胜”的传统经营思路,逐步转向“质量取胜”的新发展思路。

  《办法》规定了商业银行的绩效考评要求,更加关注长远发展。《办法》提出商业银行要关注负债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的相关性。绩效考评不能以存款时点规模、市场份额、排名以及同业比较等作为标准,避免短期内过度追求业务和利润扩张继而引发风险,忽视长期发展。

  《办法》提出强化负债质量相关监督和监管措施。为强化负债质量管理,提高监管效率,《办法》规定了商业银行需要对负债质量管理情况进行年度评估、定期向监管部门报告以及监督检查和差异化监管机制等内容。

表1:《办法》提出了针对银行负债管理的“六性”要求

 

负债质量管理核心要素

负债获取的主动性

在市场出现不利变动趋势的情况下,具备以合理价格进行融资和处置资产的能力

负债来源的稳定性
(防止负债大幅异常变动引发风险)

净稳定资金比例(规模大于等于2000亿元人民币)

核心负债比例

负债成本的适当性

建立科学的内外部资金定价机制,加强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管理,确保以合理的成本吸收资金

负债项目的真实性

各项负债业务应当基于真实的债权债务关系,并符合会计准则相关要求

负债结构的多样性

最大十户存款比例

最大十家同业融入比例

负债与资产匹配的合理性
(防止过度错配引发风险)

流动性覆盖率(规模大于等于2000亿元人民币)

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规模小于2000亿元人民币)

流动性匹配率

流动性缺口率

重要币种流动性比例

资料来源:根据《办法》内容进行整理

  (二)《办法》的主要影响

  第一,《办法》更加强调数量和质量的对应,有助于从事前事中入手管理风险。银行负债的核心要求是稳定性、多元化和合规性。部分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业务种类较少、盈利能力不足,普遍存在做大资产规模获取息差收益的动机。但由于缺少核心负债和稳定的客户资源,资产扩张通常会对负债端形成压力,继而引发各种不合规和不稳定问题。与以往负债监管更多偏向于事后监管不同,《办法》从公司治理和业务创新等角度对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进行规范和要求,事实上更多是偏向于事前和事中监管,这有助于从源头上系统、全面加强对银行负债的监管,提高负债质量,避免商业银行过度注重规模扩张继而对负债端形成压力,造成风险积聚。

  第二,《办法》对负债管理能力欠佳的中小银行影响较大,行业分化现象或将有所突出。此前监管部门针对结构性存款和互联网存款的整治与《办法》的精神一脉相承,随着存款市场逐步规范,银行业负债质量有所提升,负债成本将稳中有降,但行业内部分化态势或有所扩大。一方面,对于负债质量较低、结构不合理的中小银行,由于主动负债渠道收缩,资产端扩张空间收窄,同时也会叠加缩表等问题,资产负债管理压力将有所增大,但这有助于敦促此类银行专注于属地市场,更好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对于负债质量较高、核心负债稳定、客户粘性较好的商业银行,存款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有助于缓解被动负债压力,推动负债成本稳中有降,从而带动息差回升,增强盈利能力。

  第三,《办法》对以往监管文件相关要求进行整合,增强了监管的系统性,并未对银行带来新的考核压力。《办法》所提出的各项量化考核指标在此前部分监管办法中已经体现,并且没有设立新的考核指标,限额标准也未进行调整。例如,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不低于100%、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不低于100%、流动性匹配率不低于100%等。《办法》将已有指标进行整合,完善了针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监管体系,避免银行负债出现规模过度集中、结构错配和大幅波动等问题。

  三、对商业银行的几点建议

  第一,按照《办法》提出要求加快整治,向更加注重负债质量转变。一方面,按照《办法》提出的各项要求,结合以往各类监管文件,及时、系统的梳理负债规模、结构、业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厘清各负债条线、产品种类和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和不合规之处,尽快拿出系统性方案,及时整改,加快出清,对结构性存款、互联网存款以及各类违规吸储的现象及时压降和处理,有效防范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加快从负债规模偏好向结构优化转变,正确认识规模管理的缺陷和不足,避免使用激进式的规模扩张来实现管理缺口的填补和管理视角的扩充。积极按照“六性”原则,推动负债管理“以质取胜”,为业务的稳步扩张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完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提高资金运营效率。一是完善内部信息系统和信息平台建设,构建更加完善的风控模型,提高风险信息披露质量,确保风险数据信息的可信度,为增强负债管理的科学性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制定合理的资金管理和考核机制,定期、及时对资产负债管理水平进行评价,合理判断资产负债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挖掘现有模式的弊端并进行调整,实现资产负债管理体系的动态优化,增强资金运营效率,不断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

  第三,合理推动业务创新,稳定核心负债。一是深入了解实际业务需求,在监管允许范围内,根据业务实践,适度、合理创新负债产品,增强与资产扩张的匹配度。二是要强化与客户的业务合作关系,增加客户粘性,防止由于负债大规模转移或波动影响经营稳健性,针对流动性风险、大额资产暴露风险等建立相应的自动风险监测机制。三是将更多精力放在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上,推动渠道、品牌、场景、客户体验等建设,增加获客来源,沉淀非价格敏感性核心负债,尤其是一般性存款规模,稳定负债成本,提高负债质量。

  —对《商业银行负债质量管理办法》的解读

  作 者:中国银行研究院 梁 斯

关键词阅读:银行负债管理

责任编辑:葛文静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