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评论:银行清理“沉睡卡”应更人性化
1评论 2021-04-07 08:54:47 这只龙头股可能要凉!
清理银行“沉睡卡”,对个人用户来说,有助于防范个人风险,避免自身账户被不法分子利用,卷入不必要的麻烦。这本是一件好事,如果银行主动服务,针对不同类型的“沉睡卡”给予用户温馨提示,能够帮助用户节省时间,用户体验可能会更好。
长期不用的“沉睡”银行卡,除了可能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账户费用外,还可能为买卖银行卡账户和电信诈骗埋下隐患。今年以来,多家银行对“沉睡卡”进行了集中大清理,但银行的认定标准不统一,处置手段也有所不同,用户有诸多担忧。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全国共开立个人银行账户124.61亿户,人均拥有银行账户数达8.90户。截至2020年末,全国人均持有银行卡6.40张,同比增长6.01%。
到银行开户是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个人开户数量过多既会造成个人对账户及其资产的管理不善、对账户重视不够,为买卖账户、冒名开户和虚构代理关系开户等埋下隐患,也会造成银行管理资源浪费,长期不动的账户还会成为银行内部风险点。因此,银行对“沉睡卡”进行清理,有必要也有意义。
具体来看,清理银行“沉睡卡”,对个人用户来说,有助于防范个人风险,避免自身账户被不法分子利用,卷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能减少个人不必要的费用支出,降低个人信用风险。对于银行来说,这是贯彻落实央行相关账户管理要求的举措,能够减少金融资源浪费,提升运营效率,同时防范金融风险,保障客户账户资金安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行为。对“沉睡卡”进行清理之后,银行业也能更加专注于客户服务。
不过,梳理部分银行“沉睡卡”的清理标准可以发现,不同银行涉及账户余额、交易记录、关联银行业务等标准,并不统一。比如,有的是账户余额低于10元即被清理,有的要求为0元;有的要求3年以上没有交易记录,有的要求两年以上没有交易记录。处置手段也有所不同,有的是予以注销,有的是限制线上交易。就拿清理金额设定在10元以下来说,钱虽然不多,但全国范围内这样的卡累积在一起也是个不小的数目,这笔钱将放到哪里,用户还能不能要回来,值得追问。
清理“沉睡卡”本是一件好事,如果银行主动服务,针对不同类型的“沉睡卡”给予用户温馨提示,打个电话通知一下再注销,不要让用户自己去查银行卡注没注销,能够帮助用户节省时间,用户体验可能会更好。如果在清理过程中,不注重人性化,让客户体验变差,结果导致了部分客户流失,就本末倒置了。
与此同时,个人用户也要树立两类意识:一是账户盘点意识,定期梳理个人名下账户及资产状况,养成查账记账的好习惯;二是风险管理意识,在密码设置、账户登录管理等方面加大保护措施,及时注销冗余账户,以避免被不法利用的风险。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申雪娇 RF13056)
银行相关新闻
-
再议银行附加资本监管影响!中信建投:整体影响小,银行业加快利润转资本即可达标
2021-04-12 11:53:48来源:金融界网
-
深圳再发数字人民币“礼包” 近500家门店不限次使用
2021-04-12 08:56:41来源:金融时报
-
新规落地 银行晒出信用卡分期“年化费率”
2021-04-09 10:23:46来源:北京商报
-
优化绿色专项再贷款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2021-04-08 09:31:09来源:证券时报
-
探访数字人民币红包消费:购物使用很方便 离线支付获点赞
2021-02-14 11:50:16来源:人民网
-
华夏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介绍
2012-11-07 15:47:00来源:金融界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