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韦秀长:江西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践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任务,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尚处于工业化后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经济结构转型面临巨大挑战,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全面发力,这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无疑提出了更高要求。

  绿色金融发展迎来新机遇

  绿色金融发展环境不断向好。一方面,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驱动正在持续增强。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各部委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人民银行明确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列为2021年重点工作之一,并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务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出台《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大金融支持应对气候变化的力度。另一方面,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非绿资产的气候和环境风险已开始显现,部分金融机构开始重点关注未来转型风险带来的金融不确定性,市场自主发展绿色金融的意识进一步提升。

  绿色金融发展内外部动力更足。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是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十四五”时期,随着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向纵深推进,将形成数量更多、范围更广的绿色金融发展应用经验路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气候和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激励约束机制将更加完善,将为绿色金融以及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碳金融发展进入快车道。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上线交易,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下一步还将稳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我国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碳市场交易兴起与成熟将为绿色金融创新带来巨大空间,以碳市场交易产品为资产标的的碳金融衍生产品也将迎来大发展,这将有效提升气候效益项目的投资积极性。

  立足试验区建设积极开展绿色金融实践

  江西省是唯一兼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和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省份。近年来,江西省金融系统以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核心,奋力推动全省绿色金融工作向纵深推进,大力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积极探索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新渠道,着力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双向转换通道。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江西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经验列入全国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推广复制范围,2020年中国地方绿色金融指数报告中,江西省绿色金融发展指数居全国第四位。

  一是完善绿色金融发展机制。着眼于找准切入点、形成发力点,制定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实施意见和实施细则等文件,将绿色金融纳入全省市县高质量发展考评,形成远中近期结合和金融、财税、产业融合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体系。坚持“建”“引”双管齐下、双向发力,赣江新区绿色金融示范街初具规模,绿色金融服务中心、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中心和绿色金融评价认定中心功能日趋完善,绿色项目融资便利性和可得性不断提升,绿色金融供给持续增强。

  二是扎实推进产品服务创新。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探索的改革创新之路,“畜禽智能洁养贷”“林农快贷”等十余款首创性绿色信贷产品广受好评,推出了国内首个碳中和信托产品和首批中长期碳中和资产支持票据。制定全国首个绿色票据标准和认证规范,发布全国首个绿色市政债标准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绿色市政债券发行规范的空白。辖内四家法人城商行发行绿色金融债180亿元,规模居全国前列。推进地方法人城商行环境信息披露工作,江西省成为全国首个法人城商行环境信息披露全覆盖省份。

  三是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实效。着力优化服务、强化保障,夯实绿色金融发展基础。江西省制定了赣江新区绿色企业、绿色项目认定评价办法以及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指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全省绿色产业项目库入库项目达到1953个,总投资额1.19万亿元,专门建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子项目库。截至2021年6月末,全省绿色信贷余额3353亿元,同比增长35.92%。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成功发行绿色市政债、绿色私募可转债、绿色境外债、绿色资产证券化等产品。目前全省上市绿色企业14家,累计发行贴标绿债300亿元,存量绿色债券超过250亿元。在赣江新区开展绿色票据应用先行先试,签发和贴现绿票金额超过2400万元。

  四是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印发《绿色金融支持抚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方案》,推动省直有关单位合力推进抚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特色生态信贷产品,推出绿宝碳币、广昌河道采砂权质押贷款、金溪古村落金融贷等生态金融产品,人保财险公司创新推出全省首单“林业碳汇价值保险”。资溪县挂牌成立“两山银行”,打通“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通道,《“两山银行”运行管理规范》地方标准正式获批发布。2021年6月末,抚州市生态产品权益类贷款余额304.87亿元,比2021年初新增102.21亿元,其中农地林地“两权”抵押贷款余额165.66亿元,比年初新增58.59亿元。

  构建绿色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体系

  聚焦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催生的金融创新机遇与实体融资需求,下一步要更加充分发挥绿色金融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三大功能,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

  一是创新绿色金融发展模式。我国绿色金融起步于“十三五”时期,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政策驱动,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的长期价值尚未显现,非绿风险尚未充分暴露,市场主体自主推动资源向绿色领域配置的动力不足。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纵深推进,尤其是碳市场的建立将加速绿色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变的步伐,自主发展绿色金融具备初步基础。要率先抓住发展中显现出的“绿色效益”及其向“经济效益”转变的机会,加快推进绿色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逐步形成自然资源资本的定价体系,形成具有江西特色的绿色金融发展路径。

  二是优化调整绿色融资结构。目前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与未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所需的科技创新研发需求存在错配。基于银行对资金安全性与逐利性的考量,处于发展初期的新兴企业、科创类企业难以获得资本的认可与支持。要扶持新兴科技型、技术类企业的发展,催生更多私募股权投资(PE)、风险投资(VC)的需求,需要在绿色信贷发展相对稳定成熟之后,将政策奖励、制度引导等逐步向绿色股票、绿色指数等绿色金融产品倾斜,加大绿色直接投资引导力度。

  三是科学拓展绿色金融边界。在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愈加完善的情况下,相关标准更加明确和聚焦,在国际上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界定,但也一定程度上压制了绿色金融支持能源结构转型的能力。比如,一些高碳行业不属于绿色金融的支持范围,新颁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删除了多项与化石能源直接相关的目录项目,包括煤炭清洁生产、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等。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传统高碳行业的低碳转型改造是减碳的重要内容之一,转型金融与可持续金融更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转型,可支持碳密集、高环境影响经济活动沿着清晰的路径向低碳和零碳过渡,可以更好支持我国以及江西省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因此有必要拓展绿色金融服务领域和边界,在发展绿色金融的同时,将转型金融、可持续金融作为绿色金融的有效补充。根据江西省“十四五”规划,江西省将继续实施“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推动有色、石化、钢铁、建材、纺织服装、食品、家具等行业的升级改造。未来江西省将探索构建适合省内传统产业转型需求的转型金融或可持续金融的概念和标准,创新发展转型信贷、转型基金、转型债券等转型金融产品和服务,结合金融科技建立相应的转型项目库和数据库,更好支持江西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

  四是突出支持重大发展战略。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江西省在生态保护、普惠金融、卫生健康、交通、科技创新、文化教育等领域,均需要落实碳中和实现相关任务,需要绿色金融强力赋能。因此,要进一步加强绿色金融与各领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协同联动,推动“绿色金融+生态”“绿色金融+科技”“绿色金融+普惠”“绿色金融+文化教育”“绿色金融+健康”“绿色金融+交通”等跨领域的深度融合,更好发挥绿色金融功能服务生态文明建设、长江大保护、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普惠金融、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交通强省等重大发展战略任务实施。

  来源:中国金融杂志

  作者|韦秀长「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

  文章|《中国金融》2021年第15期

关键词阅读:绿色指数 金融发展 环境信息披露

责任编辑:申雪娇 RF13056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