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银行中报收官:多数交出满意答卷 净息差仍承压
8月31日,A股上市银行半年报落下“帷幕”。随着疫情影响逐渐减弱、银行经营压力在上半年得到有效缓解,资产质量持续改善,多数上市银行交出了较为满意的业绩答卷。
不过,在商业银行业绩报喜的同时,仍不能忽视行业整体面临净息差逐渐收窄的挑战。
经营情况良好 不良率下降
在经营成果方面,上半年,A股上市银行普遍业绩良好,有39家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
具体来看,在国有银行队列中,工商银行(港股01398)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634.73亿元,稳居榜首;建设银行(港股00939)归母净利润1533亿元,位居第二;紧随其后的分别为农业银行(港股01288)、中国银行(港股03988)、交通银行(港股03328)、邮储银行(港股0165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2.78亿元、1128.13亿元、420.19亿元、410.10亿元。
股份制银行也有不俗表现,平安银行、招商银行(港股03968)及兴业银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同比均超过20%。与此同时,中信银行(港股00998)、华夏银行增速也在10%以上。其中,平安银行增速排名位于40家上市银行首位,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75.83亿元,同比增长28.50%。
在资产质量方面,受新冠疫情影响的效果正逐步减弱,上市银行整体资产质量呈现较好态势。具体来看,在总计40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34家银行不良贷款出现回落。其中,江阴银行降幅最大,截至今年上半年,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48%,较年初下降0.31个百分点。
在专家看来,银行上半年业绩表现基本与实体经济表现相匹配。虽然部分中小银行的不良率有较大下降,但不排除后期仍有反弹波动,未来银行不良贷款率将分化明显。
净息差承压明显
上半年,虽然多数上市银行交出了喜人成果,但也反映出银行业面临净息差持续收窄的挑战。
具体来看,包括中国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无锡银行等多家银行出现净息差收窄。比如,2021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净息差2.83%,较去年同期下降0.04个百分点;招商银行净息差为2.49%,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中信银行净息差为2.09%,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
净息差是体现银行盈利的重要指标之一。平安银行首席财务官项有志在今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做出解释,净息差出现收窄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响应国家号召,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二是市场环境变化,资产收益率略有降低;三是主动调整资产负债表,除了负债端以外,资产端也在主动调整结构,在整个信贷组合里面更强调稳健经营。
招商银行也表示,一方面是政策环境要继续支持实体经济减费和让利;另外,当前还要优化信贷结构,比如支持制造业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商业银行对其贷款利率处于偏低时期。
“净息差缩窄主要反映出银行资产对传统业务的依赖程度高以及部分银行市场溢价能力弱。”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称,在此背景下,更需要银行多元化经营收入,提升非利息收入占比,增加优质金融服务,提升市场竞争力。“考虑到当前我国经济仍处于复苏轨道,政策稳健基调不会变,预计下半年银行业净息差变化不大。”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