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数字普惠金融在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方面仍面临一些制约因素

  金融界网9月10日消息 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起,联合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期货业协会共同举办的“第九届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交易会”于9月10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出席大会并发表演讲。

 

  王一鸣 指出,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中小企业为我国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就业,也拥有90%以上的市场主体数量。

  王一鸣表示,近年来,我国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中小微企业融资仍面临很多难题。

  首先,中小微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末梢,对外部冲击的抵御能力较弱,这就增大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溢价。 其次,与大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财务信息不够标准和规范,公开披露的财务信息有限,银行难已准确评价小微企业的信用,因此信息不对称就降低了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可得性。再者,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具有规模小、频度高的特点,这就使得银行的净值调查和事后的监控操作成本明显上升,进而导致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更高。

  从短期看,去年以来,中央加大宏观调控逆周期调节力度,出台多项政策,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给予支持,这些政策有力、有效支撑实体经济稳定恢复,为去年全年实现2.3%的经济增长创造了条件。

  从中长期看,我国正在进一步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政策支持长效机制,不断完善中小微企业融资制度。着力健全中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支持政策,构建银行敢贷、愿贷、能贷、惠贷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中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抵质押融资的配套机制。

  与此同时,王一鸣认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离不开科技手段的支持,新冠疫情催生数字普惠金融应运而生,金融机构加强金融科技应用,加快银行借贷与支付清算业务的数字化转型。数字金融展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数字普惠金融依托互联网技术,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商业模式,拓宽融资渠道,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简化金融服务供给的中间环节,降低融资成本,增加金融供给,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使中小微企业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到更适应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王一鸣表示,应该看到,我国普惠小额金融贷款虽近年来呈现较快增长态势,但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依然比较低。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与中小微企业的经济贡献相比仍有交大差距,数字普惠金融在缓解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约束,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方面仍面临一些制约因素。比如,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较低,征信体系不健全,监管机制尚不健全等因素。

关键词阅读:数字普惠金融

责任编辑:申雪娇 RF13056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