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报告:理财产品已成为股份行资金端竞争的有效利器

  随着近年来居民收入的稳健提升、中产阶级的快速崛起,中国居民的财富保值增值服务需求日益增加,财富管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德勤于9月23日发布的《风华百年,笃行不怠:中国银行业2021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在大财富管理的经营理念下,理财产品已成为股份制银行在资金端竞争的有效利器。

  报告以国有六大行及招行、兴业、中信、平安共10家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商业银行为样本。鉴于国内疫情控制得力,经济复苏回稳,2021年上半年,上述银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大幅提升,合计达到7828亿元,同比增加948亿元,整体增幅13.79%,多数银行实现双位数增幅。

  具体来看,中间业务收入表现亮眼。据德勤中国金融服务业审计及鉴证副主管合伙人曾浩介绍,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普遍处于较低水平。到了2021年上半年,在国内银行持续大力推动盈利模式转换、境外疫情逐步平稳的背景下,上述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得益于零售业务发展,股份制银行的财富管理类收入增长,带动了中间业务收入整体增加;国有银行中,邮储银行也深入推进财富管理体系建设,满足客户日益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需求,代销业务尤其是代销保险业务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事实上,现阶段,各银行已纷纷将财富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业务挑战,着力打通财富管理价值链。根据报告,2021年上半年末,10家银行管理资产规模(AUM)合计已达141.07万亿元,较年初相比增加7.7万亿元,增幅5.81%。其中存款规模合计124.83万亿元,增幅为6.71%,表外理财规模合计16.24万亿元。受理财业务过渡转型的影响,表外理财规模较年初略有下降。

  曾浩指出,目前,财富管理已成为银行竞争客户的主要手段。就存款和理财产品的相对结构而言,国有大行的理财业务规模占比明显偏低,而所有股份制银行的理财业务规模占比均超过了20%。在实际经营中,股份制银行在存款和财富管理业务平衡方面往往会面临较小的压力。此外,理财子公司加速接棒和外资开放也开启了理财领域竞合新模式,理财子公司已成为财富管理市场的重要新生力量。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披露的数据显示,2021年6月末,全国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25.8万亿元,理财子公司存续产品为10.01万亿元,占比38.8%。其中国有大型银行理财子公司和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规模分别为5.42万亿元和3.52万亿元,合计占比为34.65%。虽然理财子公司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但受益于理财业务的快速增长,理财子公司2021年上半年已经实现全面盈利。其中兴银理财、招银理财实现净利润超过10亿元。

  就实现财富管理行业长足发展这一话题而言,德勤中国金融服务业风险咨询合伙人曹樑建议:“金融机构在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和全面升级的过程中,应首先从顶层设计入手,规划财富管理业务转型路径,关注客户、产品、渠道和团队的策略,完善大财富管理治理体系,梳理匹配融资端和客户资金需求端的服务能力,建立多层次、相互衔接、协同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阅读:理财产品 报告 财富管理 理财业务 德勤

责任编辑:卢珊 RF10057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