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家机构共同倡议 金融机构应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10月2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华夏银行(600015,股吧)、兴业银行(601166,股吧)、国际金融论坛(IFF)、联合国环境署(UNEP)、世界银行(WB)等13家机构在北京共同发起《生物多样性金融伙伴关系全球共同倡议》(以下简称《倡议》)。
《倡议》指出,目前生物多样性问题尚未引起国际社会的足够重视,特别是没有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以及各利益相关方的协同努力。同时,金融部门在实践中尚缺乏足够强有力的激励机制,阻碍了其向这一领域投入更多资源。因此,需要创建生物多样性金融伙伴关系,汇集全球智慧、能力,寻求更加透明且有效的解决办法。
《倡议》呼吁,各类金融机构应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机构的商业策略、决策过程以及融资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携手环境保护组织开发更多的金融工具和融资产品,调动更多财政资源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倡议》启动会上,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COP15筹备执委会主任崔书红致辞表示,金融机构作为促进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利益相关方,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角色独特,既可以通过投资风险管理避免潜在的生物多样性损害,也能发挥创新投融资模式上的优势填补融资缺口。
“除政府外,我们既需要机构、学界、社会组织、媒体等共同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言献策,加强技术交流和能力建设,提供更多的社会资金,也需要世界各国以及各国际组织能在各项能力建设上加强合作,来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这一全人类共同的挑战。”崔书红说。
生物多样性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与其他关键性可持续发展目标,如贫困、粮食、健康、水安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等息息相关。对此,国际金融论坛理事会联合主席、 韩国前总理韩升洙强调:“生物多样性投资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我们应该记住,世界上大多数穷人都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他们的基本需求和生存都直接依赖于生物多样性。因此,我们要分配更多的金融资源来保护我们的生态系统,确保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协同保护全球共同利益。”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