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新规过渡期倒计时 银行理财整改转型即将收官

  2021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倒计时仅剩一个多月,以净值化转型为核心的银行理财业务整改进入最后冲刺期。

  “大限”将至,转型进展如何,银行理财业务未来又将聚焦哪些领域?

  11月1日,银行业理财登记中心发布2021年三季度理财市场数据。转型提速、收益提高、结构优化成为三季度成绩单的三大关键词。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27.95万亿元,同比增长9.27%,净值化比例已超86%。

  阵痛中加快发展

  据银行业理财登记中心发布的《2021年三季度理财市场数据分析》,2021年三季度,银行理财一扫今年前两个季度的低迷,创出年内单季最大规模增量,增长2.15万亿元,环比增幅8.33%,远高于一、二季度的-3.21%和3.08%。

  同时,银行理财产品在产品期限、运作模式等方面不断优化,产品体系进一步丰富。数据显示,2021年9月,新发封闭式产品加权平均期限为357天,同比增长44.98%。截至9月底,投向债券类资产20.45万亿元、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3.16万亿元、未上市企业股权等权益类资产1.10万亿元。

  银行业内人士认为,产品期限的持续加长有利于理财资金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绿色产业与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建设,随着客户理财意识增强,银行会逐步加强对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重,从而增强银行理财产品的吸引力,彻底完成净值化转型。

  截至9月底,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已经超过去年年末的25.86万亿元,净值化水平接近九成。不过仍有约3.9万亿元的老产品(预期收益型产品)待整改。

  “从前期摸底情况来看,预计今年年底前,绝大部分银行机构可以如期完成整改任务。”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王朝弟此前公开表示。

  截至三季度末,已有部分银行提前完成了存量理财整改任务。譬如南京银行存量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已于2021年9月30日全部清零,成为全行业首批完成存量理财业务整改的商业银行之一,目前净值型产品占比100%。

  加速推进转型

  银行理财产品向净值化转型的目的之一,就是破旧立新,在去刚兑、去资金池、去通道、去嵌套的同时,不断向净值化、标准化方向转型。

  事实上,据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截至今年7月末,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就已超80%,同业理财较峰值缩减96%,保本理财、不合规短期产品规模均较资管新规发布时下降超98%。

  从上市银行三季报数据来看,平安银行(000001.SZ)表示,截至今年9月末,该行符合资管新规要求的净值型产品规模为7371.94亿元,较去年年末增长59%。

  杭州银行(600926.SH)亦称,截至今年9月末,该行存续的各类理财产品余额为2823.11亿元,符合资管新规要求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96.68%,较去年年末提高11.7个百分点。

  银行理财子公司无疑扛起了净值化转型大旗。理财子公司新发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的数量呈现增长态势。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理财子公司已发行了7只权益类产品,超过前两年的发行总和。

  理财子公司投研能力的不断增强,产品种类愈加丰富的同时,时代周报记者还注意到,理财业务转型方向也逐渐明晰,养老理财、ESG投资、股权投资等成为新发展方向。

  10月27日,上海银行副行长黄涛辞任。黄涛或将拟任国民养老保险的总经理,国民养老保险由17家股东共同设立。其中,“银行系”理财子公司合计持股占比超过六成。

  “多家理财子公司联合发起设立国民养老保险,实际上为理财子公司拓展商业养老市场提供了基础,为理财子公司接下来更好地拓展养老保险市场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载体。”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同在今年10月,首只百亿规模ESG产品兴银理财“ESG兴动绿色发展”问世。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子公司加速布局ESG理财市场,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市场ESG理财存续数量72只,存续规模429.25亿元,较年初增长49.49%。

  此外,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在积极探索进入股权投资市场,如华夏理财联合北京首都科技发展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国内首只理财资金专注支持科技创新的接力基金,专项投资于北交所拟上市企业。

  牌照争夺涌动

  截至目前,全国性银行基本上实现了理财子公司布局,城商行、农商行和外资行的理财子公司也在相继设立。

  时代周报记者统计,截至截至2021年9月末,已有29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包括国有行理财子公司6家、股份行11家、城商行7家、农商行1家、合资理财子公司4家,其中21家理财子公司已经开业,8家仍在筹建中。

  前些时日,一则关于“未设立理财子公司的银行将无法再新增理财业务”的消息在市场引发热议,业内理解为“存量规模锁定,逐步消化”。但截至目前,具体的时间节点等细节尚不明确。

  杭州一位银行业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通过理财子开展银行理财业务一直是监管政策的导向,中小银行对理财子牌照的争夺战即将打响。

  10月28日,西安银行发布公告称,拟出资不超过10亿元全资发起设立西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时代周报记者还注意到,9月27日,北京银行发布公告称,拟投资不超过50亿元设立理财子公司;乌鲁木齐银行官网信息显示,该行定于10月19日召开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关于请求授权设立理财子公司和信托公司的特别议案等事宜。

  此前,北京银行、富滇银行、东莞银行、乌鲁木齐银行等城商行已公布设立理财子公司的计划;广东顺德农商行、江苏江南农商行、上海农商行等在内的多家地方银行均公布了设立理财子公司相关议案。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银保监会发布《理财公司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理财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管理制度与治理结构,指定专门部门和岗位、配备充足具备胜任能力的人员负责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管理。

  “监管要求理财子公司成立专门的部门,并配备专岗和专人,加强理财产品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财子公司需根据监管要求完善系统建设。”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普益标准研究员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这对商业银行投资及风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就目前来说,大部分中小银行还未达此要求,预计未来净值化转型程度高的商业银行在其他条件也较为成熟的情况下获批成立理财子的可能性较高。”

关键词阅读:银行理财 理财资金 银行理财产品

责任编辑:申雪娇 RF13056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