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明显转松,隔夜回购加权利率一度下行至1.8%以下,创近一个月新低。不过市场人士表示,近期隔夜回购成交量持续上升,后市需警惕央行出手“去杠杆”风险。
华中某银行资金交易员对财联社表示,近两日银行间资金面整体宽松,但日间常有波动,周四午后隔夜融出减少,比上午略有收敛,尾盘融出又稍有增多。
专项地方债加速发行对流动性影响有限
他们并表示,周三国常会要求加快今年专项债发行,地方债发行或继续对资金面造成扰动,但近日央行逆回购操作规模已增至千亿元,在央行稳健操作的呵护下,预计资金面将实现平稳跨月。
据财联社统计,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共2,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一逆回购到期规模为100亿元,周二至周五各有500亿元到期。截至周四,央行已累计净投放1,400亿元。
周三国常会表示要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优化资金使用,严格资金监管。面对持续的经济下行压力,各地更要加强跨周期调节,在继续做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风险的同时,发挥专项债资金带动社会资金的作用。
北京某大行交易员对财联社表示,短期专项地方债加速发行可能会导致资金面压力加大,但预计央行也将灵活运用多样的货币政策进行对冲,因此对流动性影响有限。
隔夜回购成交量持续攀升,需警惕央行出手去杠杆风险
市场人士指出,央行近期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持续向市场传递维稳资金面的信号,在此背景下,非银机构对流动性预期相对稳定,机构倾向于通过“加杠杆”策略增厚收益,导致回购需求上升,后期需警惕央行出手“去杠杆”风险。
不过信达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李一爽认为,近期质押回购成交量持续突破5万亿,引发了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但当前资金缺口仍在中性水平附近,资金利率中枢仍在政策利率附近,央行没有必要因为回购规模上升而进行调整。
因此,尽管资金面的波动相对二季度可能会有所上升,但是整体中枢大幅走高的风险仍然相对有限。而资金利率的波动自然会降低基金公司的正回购,回购成交规模上升的风险整体可控。后续需继续跟踪央行的操作以及相对应的资金缺口变化。





- 重大突破!我国牵头自动驾驶国际标准发布,产业爆发期已至,这些企业将迎来黄金机遇
- 重磅突破!全球首条GWh级固态电池生产线样件成功下线,德尔股份获国际权威认证!
- 稳定币牌照稀缺!港府称首批仅个位数,国泰君安国际、多点数智双双暴涨,万亿级市场7巨头竞相布局
- CRO概念盘初直线拉升,睿智医药涨逾11%,机构:下半年医疗健康产业业绩和估值修复趋势确定性较高
- 三季度内存最大涨幅将达到45%,AI高景气望推动中长期需求向上
- 2025年炎夏侵袭全球,有望大幅拉动空调内、外销量提升
- 三大DRAM原厂将产能转向高阶产品,LPDDR4等价格或持续上涨
- 垂直医疗领域AI技术重大突破,AI赋能行业按下“加速键”
- 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关键技术,灵巧手开始以量产为导向
- 阿里与美团打响外卖补贴大战,茶饮行业受益,关注供应链相关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