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如何应对火电转型

  编者按: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国内21家主要银行机构绿色信贷余额达14.08万亿元,资产质量整体良好,近5年不良贷款率均保持在0.7%以下,远低于同期各项贷款整体不良水平。“双碳”目标促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低碳转型过程给商业银行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但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风险与挑战。比如,原有高碳企业客户流失带来经营挑战,高碳产业转型及退出可能引起银行资产质量恶化。本专题聚焦低碳转型过程中银行绿色信贷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能源利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在二氧化碳总排放量中占比高达88%左右,其中,电力行业排放约占能源行业排放量的四成。”中国电力(港股02380)企业联合会监事长潘跃龙表示。同时,一位商业银行研究人士表示,前瞻性调整信贷结构,对银行信贷策略和绿色金融工作都提出了较大挑战。

  火电面临减排转型

  我国目前能源结构以煤炭为基础,并且在短期内很难根本改变这样的能源结构。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姜帆表示,在一段时间内,燃煤火电依然要发挥压舱石、稳定器的作用。

  在碳中和背景下,传统火电又必须加快转型。

  减碳之路意味着需要建设现代能源体系,使可再生能源成为主导,其中的突破口在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电力绿色化。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发展策划部主任冯凯表示,预计2030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将超过煤电,成为中国第一大电源。

  未来将推动风火打捆,绿电制氢,二氧化碳回收资源化循环利用,为传统火力发电企业转型提供新的尝试和新的方案。

  据悉,国家电网初步计划,到2050年全面建成新型电力系统。未来15年是建设期,新能源装机逐步成为第一大电源,常规电源逐步转化为调节性和保障性电源;2030年至2060年是成熟期,新能源逐步成为电力电量供应主体,火电通过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进行排放,成为长周期的调节电源。这一新型电力系统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等特征。

  火电转型给银行带来的风险

  在碳中和背景下,碳交易对火电行业带来了压力。根据中国工商银行(港股01398)做过的一项测试,碳交易对火电行业带来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四方面。首先是碳价,因为碳价高低直接决定企业的购碳成本;其次是行业基准线,行业基准线界定了行业的平均减排成本,是配额分配的重要依据;再次是有偿分配比例,它直接决定企业成本;最后是减排技术应用。减排技术应用这一因素通过减排技术成本和减排效果两个指标来描述,前者指企业研发和应用减排技术带来的经营成本,后者指减排技术能够为企业带来的排放减少效果。此外,碳交易还会带来相应的人力资源成本、交易成本、碳核查成本等方面的管理成本。

  “因为碳减排成本增加,部分火电企业信用评级会出现下调,这增加了商业银行的风险。”一位商业银行研究人士表示。

  虽然碳交易将会增加银行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但多家大型商业银行表示,风险整体可控。工行从2003年开始对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行业进行了客户结构调整和规模压降,目前资产组合中火电行业企业几乎都是大型优质企业。

  机遇和风险并存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火电行业转型机遇与风险并存。”上述银行研究人士介绍说。

  我国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未来城镇化、电气化将带来大量用电需求,我国能源缺口依然很大,火电作为我国主要电源的地位不会改变。因此,火电企业依然是银行重要的客户。而火电企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节能减排设备改造存在大量的投资机遇。

  “因此,银行要审慎研判火电行业的机遇与风险,制定差异化的行业投融资政策,在把握政策和市场机会的基础上控制风险。”该研究人士认为,银行对新增火电融资要持有谨慎态度,择优支持清洁能源、能效提升等领域的优质火电项目;择优支持缺电省份自用项目和输电通道已经建成的跨区外送项目;择优支持已并网发电且运营情况良好的项目运营期贷款;择优支持具有良好环境和社会表现的火电企业“走出去”项目。

  对火电行业存量融资进行风险管理。坚决退出产能落后、利用小时数低、持续严重亏损的火电企业。高度关注火电行业转型风险,密切关注环保政策动向,适时调整火电行业投融资策略。还要高度关注火电行业纳入全国碳交易带来的不利影响,尤其是评级较低和中小型火电企业的风险。对国家停建和缓建项目的项目融资风险要高度关注。

关键词阅读:商业银行 银行资产 火电项目

责任编辑:申雪娇 RF13056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