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府工作报告》看2022年金融工作八大重点

  2022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回顾了2021年工作,提出了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总体要求,部署了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也对2022年金融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在认真学习和讨论的基础上,我们梳理总结了2022年金融工作特别值得关注的八个方面,包括首提“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不再针对普惠小微贷款设定目标增速、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等,供大家参考。

  一、“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报告》提出,“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报告》针对货币政策的表述有三方面重点内容需要关注。

  一是首次提出“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稳健”作为货币政策基调已延续多年,本次《报告》突出强调了“加大”二字,这在政策文件表述中为首次出现。在经济尚未有效企稳背景下,稳健的货币政策需要持续发力,继续加大实施力度,以更好助力“稳增长”。

  二是提出要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在“稳增长”阶段,货币政策需要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确保融资环境整体合意。同时,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也要继续支持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进一步改善发展质量,夯实经济增长基础。

  三是再次提出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在经济预期尚未完全回暖背景下,企业经营仍有困难,这需要多措并举,在提高企业融资便利性的同时进一步为企业减负。

  整体看,《报告》关于货币政策的表述延续了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思路。预计2022年货币政策操作重点将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力度,维持稳健合意的融资环境。预计2022年M2增速9.5%左右,社会融资规模增速10.5%左右。二是持续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普惠小微、绿色发展、高端制造、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特别地,要做好由于疫情防控导致出现临时资金周转问题行业和企业的融资支持,帮助困难行业和企业渡过难关和加快恢复。三是多措并举提高融资便利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持续释放贷款定价机制的潜力,进一步提升货币市场向信贷市场的传导效率,引导信贷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同步下降。

  二、优化监管考核,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

  《报告》并未针对金融机构设立支持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速的目标,但提到要“明显增长”。淡化小微企业贷款增速目标主要与以下两方面因素有关:

  一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缓解,小微企业贷款呈现出“量增、面扩、价降、结构优化”的特征。2021年,我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9万亿元,同比增长25%;支持小微经营主体4304万户,同比增长35%,增速比2020年年末高出15.6个百分点;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93%,为历史最低点;小微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已达到25.9%。

  二是受高基数效应影响,小微企业贷款难以持续维持高速增长。2019年以来,我国连续三年提出了普惠小微贷款增速目标(表1)。长期看,普惠小微贷款保持高增速存在一定难度,同时也会加大资金“脱实向虚”压力。例如,2020年下半年以来,部分经营性贷款以各种方式违规进入楼市。

  表1: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目标增速

年份

目标增速

2019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

2020

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

2021

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

  资料来源:中国银行研究院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提出普惠小微贷款要“明显增长”以及“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等。从实践看,银行发放“信用贷”主要面临缺信息、缺抵押、缺担保、缺征信和缺渠道等难题。为此,银行需要围绕上述难点,加快普惠金融业务创新。

  一是以金融科技应用为突破口,打造普惠金融发展新模式。利用小微企业在各类网络平台上的现金流、信用记录、交易情况等作为评估其信用状况的基础,打造集自动获客、批量处理、智能风控于一体的普惠金融发展新模式。

  二是加快发展供应链金融,精准对接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商业银行深刻把握供应链金融的运行特点,重视强化数字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积极推动供应链金融向绿色低碳等领域延伸。

  三是创新抵押贷款模式,解决中小企业缺抵押、缺担保等问题。发展农村土地抵押贷款,创新应收账款、知识产权、订单等融资方式。解决知识产权抵质押过程中的评估难、风险大等问题。

  三、债市股市改革“两手抓”,持续优化金融供给结构

  近年来,我国已逐步打造出更具市场化、法制化、规范化和透明化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和能力不断增强。一方面,债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企业融资规模持续上升。2021年发行债券共计61.4万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14.68万亿元,占比为23.9%,同比多增4739亿元(图1)。另一方面,注册制改革推动下,企业上市融资便利度不断提升。截至2021年末,A股共有上市公司4697家,全年首次发行企业524家,首发募集资金5426.75亿元,二者均为历史最高(图2)。

图1:2021年债券发行占比(%)

2021年债券发行占比

图2:首发企业家数及募资

首发企业家数及募资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研究院

  《报告》提出“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其中“完善企业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为首次写入。一方面,积极拓宽多样化融资渠道,支持民营企业融资是金融工作的重要内容,债券市场需要在支持民营企业融资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另一方面,注册制改革尚未经历过市场周期和监管闭环的检验,部分制度还不成熟,需要持续完善基础制度及监管改革。

  第一,完善债券融资支持机制,为民营企业发债融资提供更多便利。以民营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为抓手,更好助力民营企业融资。一是推动金融机构在更大范围内使用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进行主动风险管理,创造更加宽裕的市场条件。二是优化对CRMW的会计处理准则,逐步在会计处理和资本计量方面达成共识、形成统一标准。三是积极推动更多主体参与市场交易,持续完善投资者队伍建设,增强市场活跃度。四是加大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多方协调,做好增信及担保工作,健全对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风险分担机制。

  第二,多措并举加速推动注册制改革。一是严格信息披露,落实依法从严治市。对企业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性进行严格把关,从源头入手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二是强化中介机构职能,提高审核透明度。监管部门要严打各种弄虚作假行为,引导中介机构推荐真正优质的企业上市融资。三是做好配套措施,完善基础制度建设。做好上市标准、投资者保护标准的设立和修订等基础性工作;优化发行、定价、配售、询价交易及退市制度,持续提升市场运行效率。

  四、支持引导资本规范和健康发展,促进金融和实体良性互动

  近年来,资本无序扩张现象引起广泛关注,不仅会挤占实体经济投资,容易产生经济虚拟化、产业空心化等问题,还会导致金融市场乱象频发。突出体现在:一是平台经济垄断经营问题。近年来,部分平台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产生了大数据杀熟、侵害消费者权益及阻碍行业公平竞争等问题。二是实体企业的盲目多元化和过度金融化。一些制造业企业在经营中出现过度多元化现象,通过多种方式涉足金融业,甚至大规模进行海外并购等。三是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野蛮生长。部分P2P平台出现非法集资、平台跑路、项目逾期等事件,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给投资者造成了较大损失。四是部分中小金融机构股权结构复杂,治理机制失灵。部分民营和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频发,其背后原因与股权结构复杂、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进行不当利益输送等有关。

  《报告》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各国经济发展经验表明,资本既有扩大生产、促进社会发展的一面,也有过度逐利、加剧贫富分化的一面。马克思认为,资本的本性就是增值,需要通过节制资本无序扩张以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就是要处理好“实”与“虚”的关系,处理好金融与实体良性互动的关系。一是坚持房住不炒原则,加大对投机炒作行为的打击力度。二是对企业融资并购活动提供指导,抑制企业非理性扩张行为。三是限制实体企业过度涉足金融活动。四是加强对创新活动的监管,防范金融创新不当引发新风险。五是要保持金融严管态势,加强对资金流向的监管和“穿透”,防范各类主体过度“加杠杆”和资金空转。

  五、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强化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是着眼于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是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这要更好发挥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近年来,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第一,科研创新投入经费持续攀升,创业投资高速增长。2021年,中央本级科学技术支出3205.54亿元,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720.91亿元,同比增长15.3%。截至2020年,我国创业投资机构数为3290家,高技术企业创业投资额为2160亿元,是2004年的11倍和14.5倍,为企业创业投资提供了有利支持(图3)。

  图3:我国创业投资呈快速发展态势

我国创业投资呈快速发展态势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研究院

  第二,商业银行积极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围绕创新企业需要,商业银行积极推动科技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截至202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2%,较各项贷款余额增速高12.1个百分点。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外部投贷联动项下科创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8.3%。

  第三,资本市场为科创企业、创新型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多便利。截至2021年底,科创板战略新兴行业上市公司数量占比由2016年底的33.13%上升至40%以上,上市公司研发支出总额突破万亿元。截至2022年2月,北交所上市公司共84家,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企业数量占比超过85%。

  《报告》提出“促进创业投资发展,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这突出强调了科技金融产品服务创新的重要作用,预计未来将从以下方面发力。

  第一,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促进金融创新要素聚集。完善财政资金和科技投入的联动机制,重点支持符合创新发展规划的重大平台等落地实施。引导并支持集合区域发展战略形成科创金融试验区,不断吸引更多金融资源集聚,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及服务。建立和完善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收集、信息披露和信用服务体系,实现企业和金融机构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对接。加快创新质押方式、发展投贷联动等新型融资业务。培养一批了解高科技发展的复合型金融人才,更好服务企业需求。

  第三,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进一步明确资本市场各个板块的作用,根据各板块定位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为企业提供包括财务顾问管理、并购等服务,强化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全方位支持作用。

  六、推进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完善金融发展生态

  近年来,税务、海关、电力三大领域涉企信息共享取得较大成绩,但仍有提升空间。从税务信息看,2015年以来,各地税务部门陆续将纳税信用评级较高的企业名单经原银监会推荐给银行业金融机构。但在实践中,因推荐企业数量较少,且银行只能获知企业名单,但不能直接从税务部门获得企业增值税、所得税缴纳金额等判断企业经营情况的纳税信息,“银税互动”实际效果有待提升。从海关信息看,海关专业认证人员对有关企业在内控守法、偿付能力等方面进行实地认证并评级后,可将高评级企业名单向其他部门共享。但在实践中,高评级企业数量较少,且多为大中型企业,银行仅依靠高评级企业名单不足以支持对大量小微企业的授信。2020年以来,由海关总署建设的“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引入了企业融资功能,整合企业在进出口过程中的报关、税费等信息,未来有望在助力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从电力信息看,一些地区的电力公司虽已将电力用户欠费、窃电等失信信息共享至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但银行无法直接从电力公司了解企业近期每月或每季度用电数据,不利于银行充分利用电力数据判断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报告》提出“加快税务、海关、电力等单位与金融机构信息联通”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工作重点,夯实了目标责任。预计2022年我国将如期完成税务、电力、海关等涉企信息共享任务。此外海关或将进一步完善并发挥“单一窗口”的融资功能,这将降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取涉企信息的成本,助力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七、坚持以系统观念推进双碳工作,积极发挥绿色金融助力作用

  《报告》强调碳达峰碳中和要稳妥推进、久久为功。在去年“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基础上,提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

  一是抓住减排主要矛盾,积极推动能源革命。从能源安全角度出发,传统能源的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从资源禀赋角度出发,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报告》提出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从有序减少传统能源消耗和大力支持新能源开发两方面着手,深化能源革命。

  二是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加速绿色低碳技术变革。《报告》提出“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结合现实需求,我国需要在能源转化基础理论、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关键技术、先进核能系统、智能柔性电网、污染防控与综合治理等方面加快重大战略技术研发储备,借助基础科学研究成果,以应对能源革命带来的巨大挑战。

  三是完善减排激励约束机制,发挥绿色金融助力作用。绿色金融在碳排放方面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2021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5.9万亿元,同比增长33%,存量规模居全球第一。2021年境内绿色债券发行量超过6000亿元,同比增长180%,余额达1.1万亿元。《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等绿色金融标准陆续发布,有效打击了“洗绿”“漂绿”行为,使减碳约束更加严格。

  2022年将进一步发挥绿色金融的助力作用,从基础数据统计和核算方法两方面完善碳排放核算体系,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支撑;推进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强化绿色金融政策激励,引导金融机构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政策工具,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扩大绿色金融市场规模。

  八、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筑牢金融安全网

  近年来,我国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在整治互联网金融市场乱象、影子银行风险拆解、房地产泡沫化运行、地方政府债务治理、资本无序扩张等方面成效显著,我国金融体系稳健性日益增强。但受内外部风险因素增多影响,中小银行不良资产高企、风险事件频发,一些中小银行更是屡屡出现高管腐败、大股东操纵等违法违规事件,不仅影响了自身稳健发展,也对金融稳定形成挑战。与此同时,当前中小银行风险处置还普遍存在市场化处置机制不到位以及中央地方监管协同不足等问题。

  《报告》提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这是《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以较大篇幅论述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问题,并提出要“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一方面,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解决了问题机构处置过程中的资金来源问题,既能够最大限度保护相关债权人的利益,又能降低对公共部门和广大纳税人的资源消耗。另一方面,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能够有效缓解问题机构处置过程中涉及的债权债务关系处理问题,有利于实现处置流程的程序化、市场化,将不良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建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是各国处置问题机构的普遍做法。从美国、英国、欧盟、德国等国家的实践看,金融稳定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一是由金融机构以“生前遗嘱”的方式缴纳,以压实问题机构的主体责任;二是接受处置资助的金融机构在其渡过危机后归还的资金;三是财政资金注资。

关键词阅读:政府工作报告 金融工作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