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原行长杨凯生:在科技赋能方面,资管机构与银行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金融界4月24日消息 由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与中研院主办,光大银行承办的“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资管峰会”今日在京举行。

  CWM50顾问、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在演讲中表示,把资管真正打造成服务实体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有生力量,这是第一项基本任务。

  第二是坚守风险防控的底线。回顾前些年,资管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曾经有部分业务发展严重不规范,比如资金空转、多层嵌套、期限错配,搞资金池,自愿或者被迫的实现产品的刚性兑付等等。

  杨凯生表示,从本质上看,原来这些做法,这些模式实际上都不符合真正的资管的要求,不符合资产管理业务的基本规律。自从资管新规发布以来,经过近几年的整顿,这些乱象可以说基本得到了遏制。

  下一步,资管行业应该进一步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和加强自身合规文化的建设,不断的完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机制,增强合规经营的自觉的内生动力,而不仅仅把它理解为是外部监管部门的一种要求、一种压力。

  “只有自觉的加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方面的全方位的管控,真正看好、管好老百姓的钱袋子,自身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和动力,否则自身的发展是谈不上的。” 杨凯生进一步表示。

  最近,理财产品破净的现象比较多。杨凯生认为,资管机构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做好自身的风险防控;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学会怎么样把风险理念正确的传递给投资者,把投资者的适当性管理作为资管业务的核心环节,准确的评估客户的风险偏好和实际风险的承受能力。坚持过去常说的,把合适的产品销售给合适的投资者。 同时,要学会做好投资者教育,更加注重帮助投资者树立科学的风险观、收益观,合理塑造一种投资预期,理性的看待产品的净值波动。

  第三是牢记深化改革的任务。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强化金融服务的功能,找准金融服务的重点。

  现在面对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高层次的各种投资需求,资管机构要努力的通过深化改革,向市场来提供更多的差异化、个性化、专业化的金融产品服务,从而来满足不同的家庭结构、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收入水平、不同的风险偏好、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的需要。

  杨凯生表示,在金融产品方面,当前有一个新的任务,就是怎么样积极的适应居民养老的新需求,推动养老保障的第三支柱的发展。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话题是,在提供金融服务方面,资管行业要注意积极的适应居民现代化的需要,特别是当前的疫情期间,大家深刻的体会到,运用现代化的金融科技手段,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金融服务的价值和意义。科技一方面可以给投资环节带来更高效的数据分析、决策交易、风控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给投资者带来更精准的服务对接,提供全流程的陪伴的感受。

  杨凯生认为,在这些方面资管行业、资管机构可能和现在比较成熟的金融机构,比如说商业银行来比,还是有一点差距,将来还是有努力的空间。

关键词阅读:工行原行长杨凯生

责任编辑:申雪娇 RF13056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