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白鹤祥:跨境投融资改革助力高水平开放

  近年来,中央在广东部署了广东自贸区、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为新时代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提供了重大机遇、重大平台。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以下简称“广州分行”)紧紧围绕中央的各项改革举措和工作部署,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深入推动和落实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高水平双向开放的外汇管理改革,不断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撑。

  汇聚创新之势,落实改革举措助力全面开放新格局

  改革创新是经济行稳致远的强大动力,广东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时间最早、水平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跨境投融资领域,承担了国家多项重大改革创新任务,积累了大量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了“前沿阵地”和“试验田”作用。

  畅通跨境双向投资渠道。广州分行顺应改革趋势,早在2015年6月将直接投资项下相关外汇登记业务下放银行办理,大幅提升广东外资活跃程度和广东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近年来,广州分行不断推进直接投资外汇管理与时俱进,加大改革力度。一是推广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改革。企业资本项目收入在用于境内支付使用时,无需事前提供真实性证明材料,而是由银行进行事后抽查,该便利化改革已在广东自贸区试点基础上成功推广至全省,并同步推进事后抽查区块链场景应用。从效果看,银行业务办理时间由1小时压缩至5分钟,极大地提高了企业业务办理效率。二是便利外商投资企业境内投资。非投资性外商投资企业在遵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及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前提下,可依法以资本金进行境内股权投资,为外商投资企业多元化发展提供政策便利。自2019年10月实施以来,广东辖内(不含深圳,下同)银行合计办理业务700余笔,支付金额合计超110亿美元。三是推动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该试点于2021年3月成功从深圳扩容到广东全省,相较于ODI(境外直接投资)和QDII(合格境内投资者)等传统的对外投资方式,QDLP在主体和投资范围层面进行了进一步全面的放开,投资方式和投资额度管理更具灵活性,有效提升资产配置效率,为广东跨境资本流动扩展新渠道,更好推动广东企业走出去。

  推动跨境融资政策改革升级。外债作为境内企业利用境外资金的重要渠道,对广东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广州分行积极参与外债改革,一是参与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试点。早在2016年1月率先在广东自贸区试点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建立以“统一管理、自主举债、意愿结汇、负面清单”为主要特点的全口径本外币一体化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并同步试点外债资金意愿结汇政策,允许企业根据实际经营需要自主选择结汇时机,极大地提高了辖内企业跨境融资的自主性和便利性。在自贸区试点基础上,该政策已推广至全国实施,经过6年的发展,跨境融资已成为广东企业较为成熟的融资方式,广东辖内近2500家企业通过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模式融入超900亿美元资金。二是开展一次性外债登记试点。粤港澳大湾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无需再分币种、分期限、分债权人逐笔到外汇局办理外债登记,并同步允许企业灵活调整借债模式和放宽外债借、用、还币种限制,进一步提升了企业跨境融资便利性和灵活性。自2020年2月试点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内共有538家企业办理一次性外债登记试点业务,备案金额超500亿美元。三是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便利化额度试点政策。粤港澳大湾区内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可在不超过等值5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进一步满足处于成长初期、净资产规模较小的中小微科创型企业的跨境融资需求,支持其投入研发与促进技术成果转化等发展。四是开展跨境信贷资产转让试点。在银行不良资产跨境转让试点的基础上,扩大参与境内信贷资产对外转让业务的主体范围和信贷资产范围,通过深化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间合作,加快推进粤港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贯彻务实之举,践行金融为民促进投融资便利化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近年来,广州分行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践行金融为民理念,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不断简化和优化各项管理流程,便利市场主体业务办理,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的深度和广度。

  推动简政放权,完善外汇管理流程。广州分行始终遵循“简政放权”的主线,通过建立与扩大开放相适应的管理模式,让企业办理跨境投融资业务登记“更省事”。一是将企业跨境信贷业务的注销登记下放银行办理,企业可就近选择辖区任一银行办理跨境信贷业务注销登记,大幅提升了企业办事效率,有效降低了企业业务办理成本,截至2022年2月末,广东辖内银行共为企业办理2403笔跨境信贷注销登记业务。二是开展外商直接投资信息便利化登记。允许粤港澳大湾区内企业可在辖区任一银行办理外商直接投资相关登记手续,可享受基本信息登记、变更、注销、清算汇出“一站式”服务,有效降低企业脚底成本。三是实现外商投资企业年报“多报合一”,进一步简化流程,并放宽了登记时间和登记渠道,有效减轻外商投资企业数据申报负担。

  优化服务理念,提升便利化改革质量。营商环境的优化是外资持续流入的重要原因,广州分行坚持同步推动外汇便利化改革和提升外汇服务水平,一是紧扣市场主体诉求,推动各项试点高质量起步。通过实地调研、企业座谈、问卷调查和电话采访等形式深入对接企业跨境投融资需求,梳理企业开展跨境投融资存在的难点、疑点和堵点,积极回应市场主体关切问题。二是指导银行在金融产品、流程和机制创新方面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在业务可持续基础上减费让利,为企业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三是优化政务服务,推进行政许可业务网上办、远程办,实现外汇业务办理“免出门”“零跑腿”,并建立外汇政策绿色通道和特事特办工作机制,在防控疫情的同时提升了业务办理效率。

  把握战略之机,积极推进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具有高度开放性,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承载区。广州分行紧紧抓住历史机遇,紧密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独特的条件,深入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持续深化跨境金融创新,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多项试点政策,促进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

  推进“跨境理财通”。“跨境理财通”试点的实施,进一步丰富了大湾区居民跨境金融投资产品类别和渠道,便利大湾区居民更灵活地自主投资和资产配置,并通过深化大湾区金融机构间合作,强化区域金融协同。自2021年9月“跨境理财通”正式启动以来,市场主体反应积极,大湾区参与“跨境理财通”的个人投资者共计24450人,参与试点银行超过80家。

  推广自由贸易(FT)账户体系。FT账户具有本外币账户合一、跨境结算便捷、汇率和利率定价较为灵活等特点,满足了企业对资金高效划转的需求,高度契合粤港澳大湾区“前店后厂”的分工布局,自2019年11月试点以来,大湾区内银行为企业开立FT账户超8000个,办理资金业务折合人民币超9000亿元,有力推动了大湾区产业链不断向外延伸,充分参与全球资源配置。

  支持跨国企业总部经济发展。伴随越来越多的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有一大批跨国企业集团扎根大湾区,这些企业集团在发展和参与全球经贸合作中,对跨境资金集约化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便利跨国企业跨境资金流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广州分行先后推出了跨国公司外汇资金池、人民币双向资金池、FT全功能资金池等各类便利企业集团调拨境内外本外币资金的业务,推动大型企业集团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全球资金运营中心,集中管理全球成员企业的资金融通,调剂资金余缺,降低资金运营成本。截至2022年2月末,大湾区内累计近700家企业开办各类跨境资金池业务,2021年全年境内外资金划拨量超1000亿美元,有效帮助TCL、OPPO、宝洁、美的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实现跨境运营,实现企业全球资金“可视、可控、可运作”。

  支持境外主体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随着人民币在国际上的认可程度不断提高,跨境使用场景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境外主体选择在境内发行“熊猫债”。2021年7月,澳门国际银行成功发行第一期15亿元“熊猫债”,募集资金用于该行在境内尤其是大湾区的业务发展。这次澳门主体在境内发行的首笔“熊猫债”既是落实“一国两制”和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典范,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形象,提升人民币的计价结算功能。

  深耕开放之路,聚焦重点区域探索更高水平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2021年以来,广州分行积极向上级争取在广东自贸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推行各项高水平开放试点,着力在开放理念、开放力度、开放机制上实现更大突破。

  有序推进南沙自贸区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南沙自贸区作为全国首批4个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的地区,凭借改革契机充分发挥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的作用。试点实施“9+4+2”政策组合,涵盖9项资本项目改革措施、4项经常项目便利化措施,以及2项加强风险防控要求。改革试点放宽了资本项下汇兑限制,缩减了资本项目收入使用的负面清单,大部分资本项目外汇登记均下放银行办理,经常项目的资金收付手续更加便利、银行凭客户指令即可办理。这些改革措施,充分激发了区内市场主体活力,企业经营活动更加自主,资金运营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也有利于区内金融机构率先开拓新业务、做大做强特色金融,有效提升市场化资源配置效率。

  大力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对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广州分行主动作为、加快推进,加强与澳门金融管理局沟通,多次组织横琴金融机构和企业座谈,倾听银企政策诉求。按照立足“服务澳门、琴澳一体化”的战略定位,紧密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主线,积极争取在合作区进一步深化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简化相关业务操作,探索适应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的跨境金融管理模式,推动粤澳金融合作由“地缘亲近”走向“深度融合”,助力琴澳金融服务一体化,促进澳门经济多元发展。支持地方政府和企业赴澳门发行债券,2021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澳门成功发行22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和2亿美元绿色债券,实现了内地地方政府、民营企业在澳门发行债券的创新突破,提升了澳门债券市场的活跃度。

  深化改革之力,助推广东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展望未来,广州分行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持续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责任担当,统筹发展与安全,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本源要求,以更大魄力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支持广东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上阔步向前。

  坚持改革开放,持续推动重点区域外汇管理改革创新。深入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各项试点政策,持续推动大湾区互联互通,促进大湾区金融资源高效便捷流动。有序实施广州南沙自贸区跨境贸易投融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推动试点落地见效,引领带动广东高质量发展。积极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按照立足“服务澳门、琴澳一体化”的战略定位,探索构建资金“电子围网”,促进合作区金融更高水平开放。

  坚持服务实体,继续深化外汇管理“放管服”改革。坚持依法行政和简政放权,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做好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行政许可业务办理效率,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提高监管透明度。聚焦解决市场主体关切问题,深入落实跨境投融资一揽子试点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政策宣传精准度和覆盖面,推动试点惠及更多市场主体。按照风险可控、审慎管理的原则,稳步扩大跨境信贷资产转让范围,探索实施更为优化的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研究将企业外债、境外放款和境外上市登记等下放银行办理。

  坚持底线思维,打造“更开放更安全”营商环境。坚持改革举措和风险防控同步协调推进,稳步提高监管水平,健全调控手段。建立高效的跨境资本流动监测和预警体系,提升监测分析的敏感性和前瞻性。运用金融科技赋能提升监管科技水平,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可视化等技术在监测预警中的应用。推进以风险评估为导向完善主体分类管理,赋予审慎合规、信用优良的银行和企业更多自主权,形成“越合规越自主、越诚信越便利”的良性循环,防范化解跨境资金异常流动风险。

  作者|白鹤祥「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局长」

  文章|《中国金融》2022年第9期

关键词阅读:白鹤祥 跨境投融资

责任编辑:申雪娇 RF13056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