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楼市再吹暖风?业内人士:首套20%首付已被叫停

  自今年3月份率先推出系列地产“救市”政策后,河南省会郑州市的楼市暖风频吹。上周末,当地多个在售楼盘的最新揽客海报刷爆朋友圈,称首套房最低首付已降至20%。

  不过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虽然近日确实有部分房企试水低首付,但并未有相关明文政策支撑。此举在受到市场广泛关注后,已被叫停。

  部分楼盘试水首套20%首付

  “我的房子是按照40%首付的,贷款利率4.9%。刚过了这两个月,政策更优惠了。”今年3月购入个人首套住房的郑州市民刘女士如今有些后悔,她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5月15日,郑州市房贷利率刚调整到4.4%。5月20日,最新LPR公告,5年期以上LPR为4.45%。结合15日政策,等于最低利率可降至4.25%。贷款利率下降的同时,首付比例也开始松动,目前部分房企打出了20%首付的口号,一下回到了七八年前。

  5月27日,以天伦城为代表的多个郑州市在售楼盘,开始打出20%低首付的宣传策略,被中介、渠道商奔走刷屏,迅速传遍目标客群的朋友圈,在上个周末引发市场热议。

  据网络流传的宣传海报,郑州包括美盛金水印、金地建海峯范、融信奥体世纪等项目均已开始执行首套房最低首付20%的政策,涉及楼盘并非仅限远郊或小房企。

  “确实部分楼盘开始试水了,但首付20%仅限首套房,也有一定限制。”一不具名郑州地产行业人士表示,20%的政策是某银行郑州支行的试探性操作,且相关银行给的政策并没有明确文件。在市场关注度提升后,此举已被立告暂缓,宣传活动也停止了。

  虽然未有正式通告,但郑州市首套房首付比例下调也并未被质疑有假,一是由于今年3月份以来当地楼市松绑政策频出的背景,二是当前国内多地已有先例。

  早在今年2月20日,山东菏泽市就已将“无房无贷”购房者的首付比例从之前的最低30%降至最低20%。进入5月份以来,首套房首付比例调降的政策更是频繁发布。例如5月19日,湖北省大冶市宣布调整“首套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为20%,二套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为30%”;5月24日银川市也将“个人通过商业银行和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下调至20%,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下调至30%”。

  而在郑州市,今年3月初推出的“郑18条”不仅放松了限购限贷,还提出了降低土拍保证金、优化预售资金监管、给大学生买房补贴、减少供地、给房企贷款支持、加快工程建设审批等一些列政策支持。而当前,郑州已有高新区、中原区、金水区、管城区、惠济区、二七区、上街区、新郑,8个区域推出的契税补贴政策。

  此外,伴随着贷款利率不断下调,购房积极性也被进一步刺激。

  据贝壳研究院郑州分院数据,截止至2022年4月,郑州市二手放款时效已下降至2.4天,信贷端宽松政策持续发力,业主能够能快速拿到款项,进一步刺激改善型置业需求。

  2022年5月,郑州市二手主流首套房贷利率为4.9%,二套房利率为5.2%,均较上月持平。信贷环境宽松和需求端的支持政策有利于降低购房成本,对于提振市场信心、释放住房需求有积极作用。

  地方楼市存回暖迹象

  在全国地产市场依然存在较大去库压力的背景下,近期郑州市也出现了魔幻级的销售旺景。

  5月26日首开推出约360套房源的华润幸福里,当日成交约356套,去化率高达99%,仅开盘十分钟就创造了热销20亿元的战绩。

  不过整体来看,当前郑州市新房市场仍处于缓慢恢复阶段。

  贝壳研究院郑州分院数据显示,4月郑州受成交结构影响均价拉升,成交量下跌26%,未见“小阳春”。疫情反复叠加整体经济形势影响,新房市场增长较为乏力。4月郑州供应40万方,环比下滑26%,成交65万方(5443套),环比下滑16%,均价13190元/㎡,环比增长8%。分区域来看,主城区供应逐步回暖,近郊量价低位,主城郑东新区、惠济区等改善区域的改善项目表现较好,近郊荥阳表现较为亮眼。郑州以及市区库存面积均有所下降,但受成交速度的放缓影响,成交周期上升。

  与此同时,近期郑州系列新政出台对二手房刺激较好,二手房市场迅速回暖。从备案数据看,4月郑州二手房成交量价双升,成交量达去年7月以来最高值。

  而从贝壳交易数据看,4月郑州二手房成交量下滑25%,成交热度较3月有所下降,但整体成交量仍处于2021年下半年以来高位。

  此外从贝壳房价指数来看,4月郑州二手房价有所下降,达13161元/㎡,环比增长1.4%, 或与成交区域与结构有关。

  就在近日举行的郑州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当前郑州市经济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1-4月,该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7.6%,拉动全市投资3.9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预期逐步回暖。

关键词阅读:郑州楼市 暖风 20%首付

责任编辑:申雪娇 RF13056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