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发布《促进消费投资增长 实现经济平稳高质量运行》政策研究。研究认为,应落实落细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消费特别是接触型消费恢复较慢。为此,研究提出了五方面策略:
一是针对不同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地区、人群精准施策,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培育消费新增长点。
二是通过优先就业、消费补贴、政策保障等方式,稳定低收入群体消费。研究认为,向月收入偏低的群体发放补助,有利于增强其消费能力。
三是发掘新型消费潜力。常态化疫情防控增加了线上消费和无接触交易需求,有利于充分发挥新型消费优势。
四是大力促进健康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有利于完善养老保障,减少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当期消费支出,养老金制度改革对消费的推动作用将逐步显现。
五是积极挖掘县域乡村消费潜力。研究指出,县乡消费需求旺盛,且提质扩容的空间很大。建立完善的县域商业体系和消费基础设施,促进渠道和服务下沉,提升乡村消费的便利性,提升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服务环境和品质,有助于释放县乡消费潜力。
此外,研究特别将绿色消费视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研究认为,应加快推进统一的绿色产品标识体系建设,出台统一的绿色商品标识目录,开展绿色消费贴标服务。当前,可选择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通过电商平台和支付平台联动,丰富绿色消费产品和服务。
与此同时,研究指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扩大有效投资,既有利于应对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又有利于优化供给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此,研究认为,应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水平。优化基建投资发展环境,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规范发展,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引导撬动作用,充分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在坚持房地产调控总基调和政策目标不动摇的前提下,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房地产市场供给。
同时,研究强调,进一步发挥金融在支持制造业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方面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另一方面,用好科技创新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
研究指出,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增长的底气足、韧性强、潜力大,促进消费和投资增长大有可为,绿色转型稳步推进,有助于较好应对国内外挑战,为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 高端PCB供不应求,明年供需缺口仍达17%,产业链全线受益
- 人形机器人闪耀WAIC,机器人能力不断进化!行业量产阶段加速到来
- 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密集公布,产业化进程驶入加速通道
- “真金白银”鼓励生育!国家育儿补贴方案出炉,年3600元/孩,撬动“生养育”全产业链
- AI硬件迭代催生“PCB升级潮”!30%复合增长赛道井喷,中信证券警示供需缺口扩大
- 创新药"Deepseek时刻"?恒瑞医药引爆创新药涨停潮,千亿赛道进入兑现期
- 手机"无卡化"时代降临!联通全国铺开eSIM,电子产业链或迎新爆点
- 上海计划2027年基本建成全球领先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
- 重磅!国家首次发放育儿补贴,每孩每年3600元!多方受益有望带动万亿消费市场!
- 仰望牛市10000点星空?券商板块频频异动,中银证券暴涨80%,港股九方智股价翻10倍,牛市或越涨越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