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金融应服务制造强国战略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为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数据显示,受本轮疫情影响,我国制造业正面临一定冲击。据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介绍,5月制造业PMI为49.6,虽然较前值大幅上行2.20个百分点,且高于预期0.70个百分点,但是依旧位于荣枯线之下,表明5月制造业依旧处于收缩状态,但收缩程度较4月明显改善。

  制造业向好恢复的背后离不开金融力量的支持。考虑到资金是制造业企业的血脉,监管部门持续鼓励银行机构优化制造业贷款结构,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根据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一季度,制造业贷款新增1.8万亿元,增量达到去年同期的1.5倍,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正得到更大力度的支持。

  作为赋能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国有大型银行更肩负着服务制造强国战略的责任和使命。以农业银行为例,该行定位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力银行”,把做好制造业金融服务作为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着力点。具体来说,截至4月末,农业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近16%,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较年初增长21%。同时,聚焦先进制造业、乡村振兴、中小企业培育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强金融供给,县域制造业贷款突破8000亿元,制造业小微企业贷款突破6000亿元,高技术制造业贷款突破4000亿元。

  尽管金融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但从现实情况看,金融与制造业协同发展仍面临信息不对称、供求不匹配、能力不适应等堵点。对此,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曾提出,疏通金融服务制造业的堵点,增强金融创新能力,要发展和完善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发挥各类金融机构的差异化优势,推动大型银行设立先进制造业融资事业部,扩大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深耕先进制造,打造专业队伍,理顺银行内部权限与考核机制,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事实上,激发金融机构内生动力,更好地支持我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也是今年监管部门引导的重点。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二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就明确提出,要继续加强对银行支持制造业发展的考核约束,2022年推动大型国有银行优化经济资本分配,向制造业企业倾斜,推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关键词阅读:金融 制造强国战略

责任编辑:申雪娇 RF13056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