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发力主题型产品

  随着民生理财开业,已开业的理财公司数量扩容至26家。面对渐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各理财公司着眼于打造特色资管体系,相继推出“专精特新”、新能源、ESG等主题型产品,在丰富产品货架的同时,力争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

  主题型理财产品丰富

  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趋稳。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5月共新发2784款银行理财产品,产品发行量环比减少89款;其中,净值型产品新发2695款,占比达96.80%,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成效显著。

  理财产品的丰富度也在提升,《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查询中国理财网发现,过去一段时间,理财公司所推出的特定概念、特定行业的主题型产品有所增加,涉及ESG、新能源、“专精特新”等方向。

  以青银理财为例,去年以来陆续发行了多只“璀璨人生成就系列个人理财计划”,涵盖军工、医药、数字经济、芯片、碳中和、蓝色金融等特色主题。

  随着北交所的设立,“专精特新”主题理财产品也应运而生。截至6月21日,市场上共有17只“专精特新”主题产品存续。其中,中银理财发行的15只产品均为混合类,招银理财、交银理财发行的产品分别为权益类和固收类,后者公布的业绩比较基准为4%-5.6%。

  由于面世较早,ESG目前仍占据主题型理财产品的主流。2019年,华夏银行率先发行净值型ESG主题理财产品(后续迁移至华夏理财)。随后两年,ESG产品的发行数量逐年上升。据普益标准统计,2022年初至5月19日,ESG产品发行数量为37款,已超过2021年发行总量的一半,且有望延续上升态势。

  记者注意到,截至6月21日,共有113只存续理财产品的名称中带有“ESG”字眼,业绩比较基准最高达到5%,为农银理财的一款混合类封闭式产品,其他披露业绩比较基准的产品参考收益也多在4%以上。

  部分产品面临变数

  主题型理财产品体现了机构对不同赛道的战略判断,同时也是资管行业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

  早在2020年初,考虑到金融服务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北京银保监局明确提出,鼓励各机构设立或持有抗疫或纾困主题的资产管理产品。《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1年)》显示,2021年,理财资金投向绿色债券规模超2200亿元,投向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扶贫等专项债券规模超1200亿元,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超3万亿元。理财市场累计募集ESG主题理财产品超600亿元,募集乡村振兴、公益慈善等社会责任主题理财产品超600亿元。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认为,理财公司发行主题型理财产品,能够在供给侧丰富业务类型,拓展多元化理财产品资源,通过特色化、差异化的产品打造核心竞争力,既响应了政策号召,同时也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理财选择。

  不过,由于资本市场“风云变幻”,个别主题型理财产品的发行也面临变数。日前,青银理财官网发布公告称,原定于6月16日至27日发行的“璀璨人生成就系列开放式净值型人民币个人理财计划(一年开放新能源主题)”产品取消发行。

  取消发行的原因则与新能源板块走势有关。据青银理财方面介绍,按监管要求与内部流程,该新能源主题产品于4月下旬创设发行,并在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进行了报备。彼时选择创设新能源主题产品,是从大类资产配置和投资角度出发,认为时机合适,该主题具备较佳的投资价值。但实际情形是,从产品创设到临近发行,仅不到两月时间,新能源主题板块涨幅相对较大,不排除后期回撤的可能,以申万一级电力设备(801730)指数为例,其间最大涨幅已经超过40%。

  综合市场变化,青银理财方面认为,短期内新能源主题板块涨幅已经较大,远超创设产品时预期投资的市场位置,投资者潜在回报降低,风险或将加大。从专业资产管理机构角度,为回避风险、保障投资者利益,最终决定取消本次新能源主题产品的发行。

  事实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主题型理财产品面临的矛盾。现阶段,主题型产品中,固收类占比较高,配置资产以债券为主,主题特征往往不够明显。权益类的主题型理财产品虽然与行业发展、板块走势联系更紧密,但也更考验机构的投研和运作能力。

关键词阅读:银行理财 主题型产品

责任编辑:申雪娇 RF13056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