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金融靠前发力稳增长

  编者按

  2022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地缘冲突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冲击,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许多市场主体面临经营困难。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要求各地各部门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千方百计稳住经济基本盘。4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制定了23条政策举措,要求从支持受困主体纾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外贸出口发展三个方面加强金融服务,特别强调要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受疫情影响的行业、企业以及相关人员的金融支持。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积极行动起来,运用各类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优化服务,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激发经济增长活力,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作者|莫万贵袁佳「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莫万贵系副所长」

  文章|《中国金融》2022年第12期

  进入2022年,我国经济开局总体良好。但随着俄乌冲突对全球经济形成新挑战,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部分地区物流和供应链受阻,经济增长不确定性有所增加。为应对日趋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金融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提前布局,靠前发力,及时推出并有序实施一系列金融政策举措,大力支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

  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

  前瞻性降准,总量上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2021年底,货币政策提前发力,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全面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22年4月,人民银行再次降准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释放长期流动性5300亿元,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同时,为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加大对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4月份,广义货币供应量(M2)、社会融资规模、贷款余额增速分别是10.5%、10.2%、10.9%,均保持在10%以上。

  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2022年以来,在美联储开启加息背景下,我国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和5年期以上LPR反而分别下行0.1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通过引导贷款利率下行,激发市场主体融资需求。此外,还及时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1~4月份,我国企业新发放贷款平均利率4.39%,为有统计以来的低位。

  积极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一是积极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持续支持三农、小微企业发展。2021年末,人民银行做好两项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的接续转换工作,将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并入支农支小再贷款管理,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转换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2022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由人民银行按相关地方法人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包括通过延期还本付息形成的普惠小微贷款)的2%提供资金支持,更好引导和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在此基础上,通过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加强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的支持。二是加速落地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助力经济绿色低碳发展。2021年11月,人民银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和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对符合条件的碳减排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贷款本金分别提供60%、100%的再贷款支持,在支持清洁能源发展的同时,支持煤炭煤电的清洁高效利用。2022年5月初,增加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1000亿元。5月末,两项工具已累计发放2108亿元。三是创设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三项专项再贷款。2022年4月底,人民银行推出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科技创新再贷款是对于符合要求的科技创新贷款按贷款本金的60%予以低成本再贷款资金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支持力度。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是对于符合要求的普惠养老贷款按贷款本金的100%予以低成本再贷款资金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向普惠型养老机构提供优惠贷款,降低养老机构融资成本,增加普惠养老服务供给,助力健全普惠养老服务体系。5月,创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专门支持公路货物运输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优先支持货车司机的融资需求。

  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持续推进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加大对制造业、受疫情影响的服务业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2022年4月,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下称“金融23条”),从支持受困主体纾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外贸出口发展三方面,提出加强金融服务、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23条政策举措。5月,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从制约金融机构放贷的因素入手,按照市场化原则,健全容错安排和风险缓释机制,强化正向激励和评估考核,做好资金保障和渠道建设,推动科技赋能和产品创新,着力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加大外汇助企纾困的支持力度。国家外汇管理局将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扩大到全国,同时提升跨境贸易新业态(如跨境电商、海外仓、离岸贸易等)的结算便利性。拓宽中小微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渠道,提高跨境融资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推动服务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管理汇率风险,多措并举降低企业避险保值成本。5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外汇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有关措施的通知》,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强服务实体经济外汇风险管理的能力建设,丰富人民币对外汇衍生产品类型,提升外汇市场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扩大合作办理人民币对外汇衍生品业务范围等。随着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政策成效正逐步显现。截至4月末,全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0.7万亿元,同比增长23.4%,连续36个月保持20%以上的增速,普惠小微授信户数5132万户,同比增长41.5%,是2019年末的1.9倍。在资本市场方面,交易所债券市场推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通过与债券承销机构合作创设信用保护工具等方式,增信支持有市场、有前景、有技术竞争力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方向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5月,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加快恢复发展的通知》,主要针对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从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力度、实施延期展期政策、优化监管工作安排、发挥行业机构作用四个方面,在企业申请首发上市、北交所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公司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持续推进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持续健全完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政策体系。2022年3月,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导金融机构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重要农产品、农村产业、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的金融资源投入,促进涉农贷款稳定增长。持续推动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脱贫地区的金融资源倾斜,保持脱贫地区、脱贫人口信贷投放力度不减。3月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45.63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农户贷款余额14.05万亿元,同比增长12.9%)。

  引导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在实体经济面临较大困难、银行利润绝对量较大的情况下,银行让利实体经济存在一定空间。对此,金融监管部门以市场化、法治化办法推动金融系统加大减费让利力度。例如,人民银行等多部门出台多项措施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手续费,包括降低银行账户服务收费和银行卡刷卡手续费、降低人民币转账汇款手续费、取消部分票据业务收费等;证券监管部门出台相关措施减免上市公司初费年费、优化监管服务等,助力上市公司克服疫情影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鼓励并购出险房企优质项目。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22年初,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的通知》,指出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业务、加大债券融资支持力度、为优质房地产企业并购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助力化解风险、促进行业出清。

  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坚持“房住不炒”原则,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22年5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于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按现行规定执行。

  全力支持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顺利实施

  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是2022年党中央、国务院稳增长、惠民生的重大决策部署。人民银行通过靠前发力,加快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为增值税留抵退税提供资金保障,体现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联动,共同发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2022年以来,人民银行已累计上缴结存利润8000亿元,相当于降准0.4个百分点,与其他货币政策操作相互配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从全年看,人民银行将总计上缴11000多亿元结存利润,预计拉动2022年全年广义货币(M2)增速约0.5个百分点,为退税资金保障打下坚实基础,此举不仅可以直接增强财政可用财力,而且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同时,人民银行与各级财政、税务部门建立部门会商机制,共同研究留抵退税工作方案,优化退税业务流程,准确高效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资金的拨付退付业务,支持助企纾困政策红利及时直达市场主体。

  继续发力稳增长

  下一阶段,金融部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继续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好用足各种政策工具,从扩增量、稳存量两方面发力,推动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一是稳定信贷总量。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继续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审慎经营原则,加快已授信贷款的信贷投放,积极挖掘新的项目储备,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贷款投放,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二是降低融资成本。在用好前期降准资金、扩大信贷投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效能,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实现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继续推动金融机构减少收费,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促进综合融资成本合理下降。

  三是强化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围绕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能源保供、水利基建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增加政策性银行信贷额度,带动商业银行和社会资金支持基础设施的建设融资。督促金融机构全面落实好“金融23条”,支持受困企业纾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外贸出口发展,灵活调整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居民家庭、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信贷还款安排。

  四是持续发挥资本市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尤其是要支持和鼓励更多金融机构参与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建立三农、小微企业、绿色、“双创”金融债券绿色通道,为重点领域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督促指导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各基础设施全面梳理收费项目,对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交易费用能免尽免,进一步释放支持民营企业的信号。

关键词阅读:人民银行 金融研究所

责任编辑:申雪娇 RF13056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