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支农支小 方能行稳致远

  从2001年第一批农商银行成立至今,农商银行逐渐成为赋能实体经济、稳住小微主体、支持全面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尤其是随着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农村金融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在百年变局、世纪疫情、经济下行的多重影响下,农商银行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如何应对挑战、把握机遇?与会嘉宾围绕农商银行的使命担当进行了深入探讨。

  把住支农支小战略定位

  分析20年来农村金融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与会嘉宾普遍认为坚守支农支小战略定位是根本所在,也是应对竞争、战胜困难的秘笈。

  作为全国农信系统改革的先行者,江苏农信的发展可以说是全国农信系统发展的缩影。江苏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吴万善介绍了江苏农信坚持支农支小取得的成果:“20年来,江苏农信建立了覆盖全省全部农户和50%小微企业的信用档案,完成了近万个行政村和社区的整体授信,贷款客户数超360万户,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均超万亿元,存贷款总额突破5万亿元,其中存款余额突破3万亿元,全省60家农商银行中有近八成在当地占有最高的存贷款市场份额。”

  但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仍有一些农商银行基于利益驱动,存在“脱掉草鞋换皮鞋”“脱离农村进城区”的冲动想法。对此,湖南省联社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主任黄向阳表示:“中国不缺大银行,更不缺服务城市的银行,缺的是支农支小的小银行。农商银行要牢牢守住农村这个定位,不断加大对农村市场的渗透和开发,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坚定做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地方金融的排头兵、普惠金融的领跑者。”

  广东惠州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小伟认为,“人情牌”“乡土牌”“地缘牌”是农商银行区别于其他银行的最大优势。农商银行要想实现差异化发展,一是要在脚力上走遍千家万户,确保村村有人管、户户有人问、家家有建档。二是要在体力上尝遍千辛万苦,坚持做农村这一亩三分地里的麻烦事、辛苦活。三是在脑力上要想尽办法,坚持“总对总”业务开路、“大零售”业务服务跟上、电子金融业务赋能的工作思路,推动金融服务跟着地方战略走、跟着当地产业走,为社会痛点难题提供系统的金融解决方案,实现从“提供服务”向“提供价值”转变。

  抓住零售转型这一利器

  经过20年的发展,“得零售者得天下”已不再是一句口号,已成为众多农商银行转型发展的利器。

  江苏常熟农商银行对此很有发言权。据该行党委副书记、行长薛文介绍,常熟农商银行不贪大求洋,而是下沉市场做同业不愿做、不能做的小微客户,针对小微融资难点,锻造微贷核心技术,通过“三步走”实现小微业务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该行1000万元以下贷款占比75.4%,户数占比99.6%。小微资产不仅是常熟农商银行资产配置的“压舱石”,也是资本市场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

  没有金融科技的助力,农商银行推动大零售转型就失去了翅膀。上海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行长顾建忠表示,未来,上海农商银行将秉持客户中心理念,全方位推动零售转型数字化变革,推动经营决策和服务理念从“经验依赖”向“数据驱动”转变,服务模式由单一的“人工服务”向“人机协作”转变,形成“线上+线下”“信贷服务+财富管理”“内生+外源”的双曲线互促赋能发展模式,不断增强金融服务能力与数字经济的适配性,共绘数字化与零售转型深度融合图景。

  守住合规经营发展底线

  风险管理迈上了新台阶也是农商银行20年改革发展一大成果。未来,农商银行如何继续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在云南省联社党委副书记、主任边庆看来,防范风险重在预见,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成灾之前,就是最好的风控。对此,云南农信打出多措并举化解不良贷款、精准处置高风险机构风险、健全风险预警监测机制、完善全面风险管控体系“组合拳”,全力压降风险,严守经营发展底线。

  安徽省联社党委委员、副主任浦宏伟表示,农信机构要想实现稳健发展,需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坚决守住风险底线;优化公司治理架构,完善“三会一层”及各业务条线的“负面清单”,在“三重一大”决策层面设定履职“红线”;引进优质资本,进一步完善股权结构,加强股权穿透管理;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内部审计、交叉审计和审巡审监联动机制,推进审计关口前移,着力提高行业管理的实效性。

  站在新起点,迎接新使命。在政策春风的吹拂下,在监管部门的指引下,农商银行当守牢支农支小初心,深化改革发展,为绘就下一个辉煌20年做足准备。

关键词阅读:支农支小

责任编辑:申雪娇 RF13056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