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银行张晓蕾:中国市场足够大,机遇足够多,韧性足够强

  “中国经济正处于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时期,渣打致力于为‘在中国、进入中国,以及从中国走向世界’的个人和企业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为经济新动能的绽放尽自己的点滴之力。”第五届进博会召开期间,渣打银行(中国)总裁、行长兼副董事长,区域行政总裁(中国及日本)张晓蕾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作为最早承诺参与进博会的企业之一,渣打今年的参展主题是“点滴凝聚,绽放经济新动能”,通过创新、富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与解决方案,展示渣打在绿色金融、跨境金融和普惠金融方面做出的努力。

  在华连续经营164年从未间断,渣打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坚定地依托中国的发展而发展。张晓蕾相信,中国市场足够大,机遇足够多,韧性足够强;越是了解中国,越是深度融入中国经济发展,就越会对中国长期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实现规模与质量双提升

  “五年来,进博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影响力巨大和众多跨国企业不容错过的盛会。”在渣打银行集团主席韦浩思看来,通过参加进博会,跨国企业能够积极参与中国持续对外开放,更好地把握中国这个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和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所提供的巨大机遇。

  这五年,进博会也与时俱进,利用数字化等多种创新手段,不断突破传统展会在布展空间、时间和形式上的限制,令每一届展会触达人群更广,影响时间更长,参会成果更显著。

  张晓蕾向记者分析道,首先,线上线下联动已经形成趋势。进博会越来越多地融入云展览、云直播等在线形式,吸引了更多场外目标受众,让他们足不出户也能参观进博会。“比如,今年渣打就围绕人民币国际化、供应链和财富管理等主题组织多场云论坛,我们也会在进博会展台邀请场内外利物浦足球俱乐部的球迷与位于英国的球员进行直播连线互动。”

  其次,场内外参展时空不断延伸。除了设在国家会展中心的展台,进博会还在会展中心外设立了“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服务平台,让越来越多的进博会展品变成商品。今年,进博会更是创新地在苏州设立了分论坛,进一步放大了进博会的溢出效应,而渣打也会积极参与在苏州的进博会相关活动。

  “在新冠疫情反复和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进博会能连续五年坚持如期举办,并且实现质量和规模的持续提升,不仅证明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对外开放的决心,也是进博会各参与方瞄准需求、主动应变、不断创新的积极成果。”张晓蕾表示。

  探索绿色金融创新业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张晓蕾告诉记者,据渣打估算,为达成2060年碳中和目标,中国需要127万亿-192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相当于平均每年投资3.2万亿-4.8万亿元,这将带来广泛的国际合作机遇。

  首先,中国巨大的绿色融资缺口为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打开了广阔空间;其次,中国具有强大的制造业产能和规模经济,有利于在新能源生产端获得国际竞争优势;再者,中国的绿色低碳转型将提供巨大的新能源及转型基建投资机遇,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

  如今,可持续金融已经成为渣打集团和渣打中国的核心战略。在集团层面,2018年就专门设立“可持续金融部”,为全球客户提供可持续金融产品和解决方案。在中国,渣打也一直致力于支持中国客户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今年更是将进博会展台布置成一座绿色的“城市森林”。

  “我们制定了明确的绿色及可持续金融战略,持续推出创新的绿色及可持续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中国客户向碳中和目标迈进。”张晓蕾指出,今年上半年,渣打在外资行中率先推出对公可持续活期存款;完成了渣打中国首单绿色建筑贷款;为亚投行发行了国际开发机构的首单可持续发展熊猫债。在个人金融领域,渣打积极布局ESG(环境、社会与治理)基金,并推出面向个人客户的可持续发展大额存单,成为内地首家推出这一产品的外资银行。

  看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随着中国与世界贸易和投资量的稳步增长,人民币在跨境结算、融资、付款等方面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中国银行业协会最新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1-2022)》显示,从货币的收支、储备、外汇交易等各个角度来衡量,人民币全球地位稳步提升。

  根据人民银行统计数据,2021年全国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36.6万亿元,同比增长29%,较上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增长近三成;人民币跨境收付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金额的比重为48.4%,创历史新高,较上年增长约1个百分点。

  “随着人民币在海外使用的生态系统日益完善,海外市场对于人民币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人民币与许多货币直接兑换的流动性也在增强。目前,中国企业可以使用人民币在当地投资设立企业,并通过离岸的人民币资金管理中心统筹调度。”张晓蕾表示,过去两年,渣打银行“人民币环球指数”上升幅度明显:2020年和2021年分别实现增长10.5%和18.1%。

  作为一家商业银行,渣打注意到客户在决定是否采用人民币的时候,主要会考虑四个因素,分别是可兑换性、跨境流通性、可对冲性以及可投资性。“我们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最重要的一环是在实体经济下的广泛应用,例如用于贸易结算、融资、付款等。”

  展望未来,张晓蕾认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会持续。中国会继续推动金融市场开放,中国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融合也将日益密切,国际投资者还会继续加大对中国市场和人民币资产的配置。无论是外资投资中国,还是中国企业持续“走出去”,都能够继续带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浇灌中小企业发展之路

  中小企业是保证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的毛细血管。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中小企业的从业人数占全部企业从业人数的比例达到80%。以中小微为主的民营企业是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2021年对外贸增长的贡献度超过58.2%。

  “我们早在2003年就在中国设立了专门的中小企业服务团队,是外资银行中最早、也是最大力度支持中小企业全方位发展的银行。积极响应扶持中小企业的国家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也一直是我们在中国的战略重点之一。”张晓蕾表示。

  过去四年,渣打通过进博会平台“牵线”了逾千家中小企业,并成功对接来自贸易、制造业、医疗、食品、物流等多个行业客户的多元化金融需求。基于中小企业面临的诸多跨境难题,渣打今年将继续依托进博会平台的聚能效应,为中小企业带来升级版的跨境赋能计划。

  “面对市场趋势及客户需求,我们的中小企业业务正在三大领域积极发力。”张晓蕾告诉记者:

  一是数字化提升业务效能。在渠道、产品、覆盖率、线上流程自动化等方面持续突破,更快更准地满足中小企业的实时需求。

  二是探索跨境贸易创新服务。基于全球贸易趋势,定制化地为中小企业设计、迭代特色产品,帮助中小企解决跨境贸易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难题。

  三是银行生态圈联动小微金融。一方面依托企业银行生态圈联动小微金融,以“供应链+区块链”的“双链合一”模式,让银行资金更有效地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另一方面为中小企业主打造“企业家联动倍享计划”,助力企业与个人财富的共同发展。

  助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作为进博会的主办地,上海是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也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链接,更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着龙头辐射作用。这里具有完备的金融市场和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目前已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随着2021年7月《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重磅落地,到8月上海市政府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正迈向进阶之路,步入创新发展的3.0时代。

  在这里,外资金融机构集聚效应明显。统计数据显示,上海持牌金融机构总数从2016年的1515家增加到2021年末的1707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占比在三成左右。目前,上海辖内外资法人银行数量全国占比超50%,当中就包括从1858年在上海设立首家分行开始,在华业务从未间断的渣打银行。

  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渣打对上海的进一步开放、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更上一层楼充满期待。张晓蕾强调,尤其是在人民币国际化、金融科技和创新以及可持续金融方面,上海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发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以及巨大的增长潜力,这些领域也是渣打的战略重点和优势所在。

  “我们会继续发挥国际银行的优势和经验,以上海为龙头和主要策源地,积极配合上海的战略规划,深入地参与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产业升级、企业国际化进程,全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向更高层级。”张晓蕾表示。

关键词阅读:渣打银行张晓蕾 中国市场

责任编辑:申雪娇 RF13056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