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获悉,近日,深圳银保监局印发《深圳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并组织召开辖内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会,对《方案》进行了宣讲。
据介绍,根据今年初银保监会印发的数字化转型指导意见精神,该局制定印发《方案》,旨在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加快改革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方案》充分考虑不同机构间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差异,坚持“实事求是、分层推进”,不搞“整齐划一、大干快上”,同时突出示范引领的区位特色,明确行业分阶段实现的底线目标和头部机构探索创新的方向。一是强调筑牢数字化转型基础。要求机构完善顶层设计,科学制定转型战略,加强数据能力和科技能力建设,着力提升风控水平,坚持回归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源。二是明确数字化创新的方向与着力点。支持有条件的机构在数据赋能、技术创新、服务重点领域和建立行业标准等方面积极探索、先行先试。三是推动构建合作共赢的数字化生态。鼓励发挥区位优势,用好用足各项政策,加强行业协同共进、促进产融合作,加快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转型环境。
会议还就推进辖内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作出四方面动员部署。
一是达成“一个共识”,把准转型“风向标”。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要坚定把数字化转型作为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的战略之举,抢占新赛道,抢滩新蓝海,促进数字技术与经营管理深度融合,推动金融更好赋能高质量发展。
二是用好“两项资源”,增强转型“推动力”。其一是政策环境资源,其二是产业生态资源。作为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深圳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领先全国,市场主体创新活跃,数字化生态日益丰富,为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三是要警惕“三类风险”,筑牢转型“防火墙”。必须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风险,特别是技术不可控风险、新型业务风险以及数据安全和隐私泄露风险。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对市场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保持高度敏感,确保对风险“摸得清”“看得透”“管得住”。
四是夯实“四大基础”,练好转型“基本功”。银行保险机构要立足于自身资源和业务特色,努力锤炼内功,牢固夯实战略基础、组织与人才基础、数据基础及技术基础,全面提升数字化转型能力,确保数字化转型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据悉,下一步,深圳银保监局将密切跟踪辖内数字化转型工作动态,开展数字化转型监测评估,推动行业数据共享、标准互通以及平台共建,指导行业协会定期开展经验交流、成果转化及评先评优等工作,多措并举推进辖内银行业保险业加快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和“双区”建设的数字金融新格局。





- 今日十大热股:中美贸易传来利好,PCB人气爆棚中京电子翻倍,4000亿巨头罕见涨停,8天6板妖股提示风险
- 亚洲最大卫星制造基地“强磁场”效应初显,带动5000亿元产值
- 是供给侧收缩+AI需求共振,存储芯片大幅涨价,量价齐升或将持续到2026年
- 国际巨头持续提价,POE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巨大
- 公安部等部门出手,加速商用密码领域建设进程
- AI基础设施建设提速,PCB产业链高景气度延续释放
- 覆铜板行业兼具周期性和成长性,AI高景气带来新机遇
- 我国首个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
- 大幅提升能量密度的解决方案,硅基负极已经开始批量应用
- 脑再生科技暴涨122%,盘中多次熔断!国家药监局:配合相关部门出台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产品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