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银保监会正式印发《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证监会公布《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为个人养老金入市绘制出“路线图”。11月2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关于公布个人养老金先行城市(地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公布北京等36地入选个人养老金先行城市(地区)名单。同时,多家入选首批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名单的商业银行纷纷宣布个人养老金业务正式上线,并且,多家机构已完成首单业务。
至此,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启动实施。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和发展,不仅能盘活养老资金、实现个人养老金保值增值,还能为资本市场带来长期“活水”,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但是,目前,个人养老金制度处于初始阶段,尚需探索。如何才能打消公众的疑虑,充分激发个人养老金投资参与热情,让这项关乎国计民生的政策获得公众青睐、落地开花?对此,业内普遍认为,要在兼顾收益稳健性、产品供给多样性方面进行探索。
首先,个人养老金是百姓的养老钱、保命钱。诚如业内人士所评价的,该项业务覆盖面大、要求高,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要赢得公众青睐,首要是确保资产安全。基于此,金融监管部门对个人养老金产品提出“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总要求。同时还要求机构健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鼓励长期持有、长期投资和长期考核。在监管方面,监管部门还采取名单制等手段强化监管、压实责任。
其次,公众的个人养老需求是多样的。要赢得公众青睐,机构需要在产品多样性上下功夫。这就要求相关机构应更多关注和考虑居民实际养老需求,在投资期限、流动性支持、风险保障、投资策略等方面寻求更多创新,增加多样化产品供给,完善养老投资者教育体系,针对性解决客户的疑虑与痛点。
最后,个人养老金本质上仍是代客理财。要赢得公众青睐,各家机构应持续提升自身投研能力,适当提高权益类资产配置比重,在回撤可控前提下增厚养老理财产品收益,在混业竞争市场中建立和巩固比较优势。
当然,只要是投资就会有风险,如同硬币的两面。美国个人养老金制度虽然赋予个人更大的产品选择权,但选择多了往往风险也较高。在美国个人养老账户中,钱的多少很大程度取决于个人投资能力。如果美股大涨,美国养老金账户规模就能水涨船高;一旦美国金融市场大跌,这些账户也跟着遭殃。
我国投资者也面临同样的情况。这要求公众在选择个人养老金投资方向时,一定要谨记“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对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有所预估,作出科学理性决策。




- 机器人,这一方向或有预期差!
-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制成功
- 阿里启动近千人招聘,涉及夸克、AI眼镜等C端业务
- 国家数据局将推10多项数据要素政策,相关龙头企业有受益
- 发改委编制“十五五”海洋经济规划,深海科技潜力巨大
- 3700点得而复失,券商板块盘中巨震!未来金融股还有哪些机遇?
- 重磅!国家部署"十五五"海洋经济规划,多项利好政策加码,海洋经济迎来黄金发展期!
- 重磅!全国首台国产商业电子束光刻机突破性问世,精度比肩国际,产业链或将全面腾飞!
- 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今日北京开幕,500台机器人将展开538个比赛项目竞技对决
- “AI+医疗”政策再添猛火!浙江十部门联合发文,多模态医疗大模型加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