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多家消费金融机构股权变更、股东易主,分析人士认为,这并不意味着消费金融牌照贬值,而是原股东的资源禀赋已无法最大化释放牌照价值,转手或许是更好的安排。
又一家消费金融公司股权将易主?360子公司近日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挂牌转让所持晋商消费金融全部股权,挂牌价格为2.4亿元。知情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360体系内已有银行牌照,质地一般的消费金融牌照可有可无,在行情好的时候出手或许能卖个好价钱。”
记者了解到,年内多家消费金融公司传出股权变更消息,华融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已被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分别收入囊中,捷信消费金融时有出售股权消息,但仍未落定。资深行业分析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年内多家消费金融传出股权变更消息并不意味着消费金融牌照贬值,具体来看是原股东的资源禀赋已无法最大化释放牌照价值,在行业兴盛时转手给更需要也更能释放牌照价值的股东,是更合理的安排。
多家消费金融股权易主
11月30日,一家消费金融公司25%股权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官网以匿名形式挂牌,转让方是360子公司北京奇飞翔艺商务咨询有限公司(下称“翔艺咨询”),挂牌价格为2.4亿元,挂牌截止日期为12月13日。
从转让方和法人信息可以证实,这家消费金融公司是晋商消费金融。天眼查信息显示,晋商消费金融注册资本5亿元,第一大股东是晋商银行,持股比例40%;360子公司翔艺咨询是第二大股东,持股25%。另外,天津宇信易诚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华宇商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美特好连锁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20%、8%、7%。
记者注意到,“掉队”的消费金融机构正面临变卖股权、股东易主的窘境。今年6月底,再次传出捷信消费金融出售股权的消息。有报道称,一家上市互金公司有望完成捷信消费金融的部分股权收购。
对于出售股权事宜,捷信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曾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回应称:“我们无法对揣测和谣言予以置评。我们致力于长期服务于中国消费者,对中国消费金融的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并且期望在此基础上再接再厉。”
捷信消费金融出售股权还未落定,华融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已被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分别收入囊中,更名为宁银消费金融和南银法巴消费金融。今年5月,华融消费金融股权变更获银保监会批复,宁波银行已完成本次股权受让的相关事宜,持有华融消金70%的股权。
8月30日,南京银行公告称,已完成苏宁消金股权收购,持股比例增至56%,成为控股股东;第二大股东法国巴黎银行持股18%;苏宁易购集团持股从49%降至10%。经核准,苏宁消金名称变更为南银法巴消费金融。
关键在股东资源禀赋
年内多家消费金融股权变更,不禁让人担忧是不是消费金融牌照不香了?资深行业分析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称,这并不意味着消费金融牌照贬值,更多的是要看股东的资源禀赋和牌照的匹配程度。
具体来看,华融消费金融易主主要是中国华融响应监管号召回归主业。中国华融新闻发言人曾表示,近年来,在监管部门“回归本源、聚焦主业”的指导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积极研究回归主业,有序推进机构瘦身。公司拟转让华融交易中心、华融消费金融股权,重组华融信托股权,均是落实监管要求、突出不良资产处置主业的具体举措,是公司稳步推进机构瘦身的正常股权转让行为。
“而苏宁消金股权被出售更是股东资源禀赋和牌照不匹配的结果,一方面苏宁易购集团在当时急需出售资产补充流动性;另一方面,相对于流动性不足的苏宁易购集团,苏宁消金牌照在有资金优势的南京银行手中更具价值。”上述资深行业分析人士表示。
对于苏宁易购而言,出售苏宁消金股份能进一步减负,让公司流动性继续得到补充,并进一步聚焦零售主业。苏宁易购在出售公告中表示,本次股权转让有利于优化苏宁消费金融的股权结构,提升其运营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符合苏宁消费金融整体的发展战略。
至于360子公司拟清仓转让晋商消费金融股权,有知情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指出,“主要还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晋商消费金融这个标的质地一般,近几年更是多次被约谈被处罚;二是360体系内已有银行牌照,质地一般的消费金融牌照对其来说可有可无,在行情好的时候出手或许能卖个好价钱。”





- 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储备,多重利好助推黄金板块迎来重大投资机遇!
- 重磅利好再袭,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超亿元订单激发万亿级市场潜力!
- A股再迎重磅利好!财政部新规撬动万亿险资入市,高股息资产成“香饽饽”!银行股年内9次被举牌
- 国产减重新药在深圳开出首张处方,适合传统方法无效的顽固性肥胖患者
- 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即将召开,国产开源芯片生态加速成型
- “反内卷”,刷屏!过去一周券商发布176篇主题研报、召开79场主题路演
- 线下市场销售额增长超800%!东北地区空调需求爆棚,新轮国补资金将陆续到位有望接力刺激国内需求释放
- 三星正建苹果折叠屏专用产线,设备更换等工作已于去年下半年启动
- 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亮相,高温超导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已批复2220亿!最高或增加3.15万亿资金,险资调研超8000次积极“布局”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