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机制

  12月10日,在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CCIEE)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发布《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激励约束与相关金融风险防范》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围绕“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激励约束机制”这一主线,梳理最新的国际经验,并将其与国内绿色金融实践紧密结合,探讨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标准、合理碳价促低碳发展、财政金融政策激励等方面。

  相较以支持低碳经济为主的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是为传统高碳的市场实体、经济活动和资产项目等向低碳和零碳排放转型提供金融支持,比如支持碳密集行业的低碳转型。转型金融所涵盖的范围更广。报告指出,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标准相辅相成、可以有效衔接。目前国际社会对转型金融的目标、支持范围、保障机制等内容已达成初步共识,但对转型金融的概念、支持服务对象等还存在若干分歧。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表示,人民银行正在组织制定钢铁、煤电、建筑建材以及农业四大领域的转型金融标准,之后将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扩大转型金融标准制定的领域,并适时地把转型金融的几大领域标准向社会公布并征求意见。

  报告认为,我国已经建立了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目前运行平稳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未来,要在强化减排约束、丰富碳市场参与主体、创新碳金融产品工具等方面进一步推动我国碳市场建设。同时,也要深入研究我国开征碳税的可行性,与碳市场形成互补。

  在财政金融政策激励方面,报告显示,我国政府不断进行公共投资带动各类资本支持绿色发展,目前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首期已募资885亿元带动社会绿色投资。未来可以通过政府的公共投资、政府补贴激励及政府采购激励等多种方式支持绿色低碳发展。

  王信强调:“从央行和金融监管部门角度看,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支持是必要的,其空间和力度与碳价关系密切。如果碳价偏低,可能就需要更多央行等政策激励;反之,如果碳价比较合理,能够更好发挥引导资源配置的作用,就不太需要央行的政策激励。可见,发挥市场激励的作用也非常重要。”

  在气候相关金融风险防范方面,报告指出,目前国内外关于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讨论日益增多,越来越倾向于认为气候相关金融风险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之一。全球多家央行和金融监管当局已开展或者计划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一,就是比较深入地探讨整个宏观经济层面气候风险的压力测试,提出我国进行宏观情景压力测试的一般框架,即气候变化会对宏观经济的重要变量产生影响,由此影响产业,并传导到金融机构,产生信用风险和其他金融风险,进而对金融机构稳健性及整个金融体系稳健性都会产生影响。”王信介绍。

  此外,在金融机构绿色评价上,报告认为,现在国际组织和各国金融管理部门开展绿色金融评价尚不多见,我国绿色金融评价实践正走在国际前列。但当前我国绿色金融评价的覆盖面、评价的内容还比较窄,应用场景还不够多,需要进一步开展绿色金融综合评价,更好发挥评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阅读:强化金融 绿色低碳转型机制

责任编辑:申雪娇 RF13056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