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在探索中前行

  2022年最后两个月内,围绕个人养老金,无论是顶层设计、配套制度还是账户开立、产品推出等,都以超预期的速度一一落地。目前被外界翘首期盼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已完成基本建立并正式进入运行阶段。

  2022年因此也被外界定义为个人养老金元年。

  政策快速落地

  经过短信验证、人脸识别、绑定账户等系列操作,李先生在某银行手机APP上,仅用1分钟就完成了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开立。顺畅的开户体验和操作,得益于相关监管政策的加速落地,以及金融机构的充分筹备。

  “无论是个人养老金制度建立还是落地实施,都体现出快的特点。”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常务副秘书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施文凯认为。

  2022年4月,作为顶层制度设计的《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下发。此后,相关配套细则陆续发布。11月4日,银保监会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银保监会更是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关于印发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的意见征求到发布工作。其间,各金融监管部门也纷纷出台政策细则,成功搭建个人养老金制度框架。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先行城市(地区)正式实施运作。

  在业内看来,这也体现了监管部门希望加速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的决心。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我国养老第三支柱一直以来较为薄弱,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2022年,我国加快补齐个人养老制度短板,这也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制度基础。这体现在,一方面,一部分收入将享受到财富增值,包括税收优惠,并分享到中国资本市场在长期发展中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这笔资金将弥补个人退休后的资金缺口。

  产品逐步丰富

  2022年个人养老金建设过程中的另一大特点是产品丰富、推出速度快。周茂华认为,目前国内金融机构积极创新个人养老金融产品,不仅品种丰富、期限灵活,而且在营销上采取线上线下融合方式,充分满足市场多元化养老保险需求。

  个人养老金的参与流程包括“开户”“缴费”“投资”“领取”,因此,个人养老资金账户的开立是一切工作推进的基础。由于参与人需在商业银行开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且账户具有唯一性,因此,具有先发优势的银行在近一个月里纷纷将个人养老金业务置于行内工作的优先级。工商银行个人金融业务部总经理曾琪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工商银行有7000家网点都可以办理相关业务。目前,该行已为几百万客户成功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在人群上面,40岁以上人群相对比较集中一点。

  各机构对于客户的争抢不仅集中于高龄人群。在第十七届亚洲金融年会“养老金融新动力”主题论坛上,光大银行副行长齐晔透露,光大银行就从生命周期角度进行“四致”客群分层,分别是18-30岁的“致青春”客群、30-40岁的“致奋斗”客群、40-55岁的“致担当”客群、55岁以上的“致岁月”客群。“养老同样是年轻人的事,光大银行也将目光扩展至更年轻的‘致青春’‘致奋斗’客群,帮助更多的年轻客群提前建立养老储备意识、提前进行养老规划。”齐晔表示。

  满足个人养老需求的关键之一就是解决供需的不平衡。各机构紧抓机遇加速试点产品落地。据悉,首批入围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的保险公司,均已出单;头部基金公司更是齐刷刷地晒出首笔申购单,作为个人养老金抓手的特定养老储蓄也已落地;近日,工商银行宣布其在几地试点的特定养老储蓄销量已超过50亿元。作为拥有全牌照的金融机构,交通银行表示,该行旗下交银基金管理的养老目标基金已全部列入个人养老金的投资产品名单,旗下的交银人寿和交银理财公司已完成保险产品和理财产品的研发设计,并已向监管部门提交申请,待监管部门审批后将第一时间推向市场。

  仍需探索前行

  各项工作推进均非常高效,不过业界认为,个人养老金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有不短的路要走。施文凯认为,第一,制度刚刚建立,运行也才1个月左右,参加人数和资金规模较为有限;第二,有人对此不够了解,仍然持观望态度,例如并未开户,或者开户但并未缴存资金,或者缴存少量资金并未购买产品等情况;第三,目前个人养老金制度还只是在36个城市(地区)先行先试,尚未全面推开。

  机构面临的挑战中,首先,如何增厚收益是主要问题之一。“个人养老金的存续期长达几十年,对产品收益率有着较高要求。因此,对于机构而言,产品设计需要符合长期资产配置特征,提升投研能力。”施文凯表示。

  周茂华也认为,从现有养老理财产品看,整体符合“养老”定位,但目前国内养老产品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养老市场供需完全匹配仍有较长一段路要走,国内仍需要引导金融机构提升投研能力,丰富产品体系,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政策层面仍有待完善。周茂华认为,需要完善个人养老金制度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监管,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合理出台税收等方面激励措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严格监管监督职能,切实防范潜在风险。制度设计和产品设计方面则要更好兼顾收入来源不够稳定的群体需求,让产品更加通俗易懂,操作更加便捷。同时,加大政策、产品信息的宣传让广大群众应知尽知,为民众提供便捷、可靠的咨询等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产品投研能力建设等。

  最后,个人养老金的普惠性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朱俊生认为,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潜力取决于制度安排。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养老金结构改革决定了个人养老金有巨大发展潜力,但市场潜力的释放需要政策继续完善。就此,他建议,拓宽个人养老金参加范围,降低个人养老金制度门槛,让新经济、新就业形态中的灵活就业人员也参与其中,由此,第三支柱才可能变成一个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的制度安排。此外,财税政策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可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来提高税收抵扣额度,并拓展税收优惠模式,提升制度的覆盖面以及公平性。

关键词阅读:个人养老金

责任编辑:申雪娇 RF13056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