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加快探寻转型之路

  近期,中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金租”)落地了首单采用“积分卡审批模式”的融资租赁项目,满足陕西某专精特新企业融资需求,为中信金租更好服务中小科创型企业提供了创新思路。

  2022年以来,金融租赁、信托等非银金融机构加速转型,积极回归本源,不断增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加速转型

  2022年,信托业加快转型发展速度。监管部门在2022年明确提出新的信托分类标准,即按照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对信托业务进行划分。

  根据监管部门要求,各家信托公司调整业务方向,并从经营理念、人才团队、专业能力等方面积极部署和提升。

  2022年4月,信托行业头部公司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信信托”)成功落地海航集团破产重整专项服务信托,这也是信托行业规模最大的特殊资产信托业务;8月,中信信托又携手中信银行、中信城开共同设立业内首单以资产隔离为目的,以项目底层资产作为信托财产的财产权信托项目,受托规模48亿元,彰显出中信集团“保民生、保交房、保稳定”的央企担当与社会责任;11月,中信信托中标保险保障基金公司组织的风险处置受托服务信托项目受托人,该项目规模预计不低于2000亿元。

  除信托行业外,金融租赁行业在2022年也加速转型,积极回归本源。

  2022年1月7日,银保监会发布《金融租赁公司项目公司管理办法》,以健全和完善金融租赁公司业务监管规制,规范金融租赁公司以项目公司形式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强化风险防范,促进业务持续稳健发展。2022年,监管部门还发布《关于加强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业务合规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以进一步引导金融租赁公司找准市场定位、实现差异化发展。

  中信金租党委书记、董事长刘红华认为,对于金融租赁行业而言,随着近年来强监管趋势,依靠规模扩张带动利润增长的粗放式发展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行业出现资产规模增速放缓、资产质量承压、资金成本上升、利差收窄等问题,必须回归租赁本源,专注融物属性,在国家大力倡导的领域积极作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支持实体经济

  伴随着转型的深入,各非银金融机构还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2022年三季度末,信托业投向工商企业、基础产业和房地产的资金信托余额规模分别为3.95万亿元、1.63万亿元和1.28万亿元,在资金信托总余额中的占比分别为26.33%、10.84%和8.53%。

  2022年,信托业持续创新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通过深化产融结合创新,发挥各自股东及自身的行业资源禀赋优势,通过证券化、供应链金融、PPP、产业基金等形式,深度参与资产盘活和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助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业务,通过资产管理信托业务等积极参与多层次资本市场,提升直接融资比重,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多金融支持。

  中国信托业协会特约研究员王玉国认为, 信托业要更加主动把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大机遇,充分发掘信托制度功能价值,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打造具有信托特色和优势的财富管理产品体系,满足客户多样化、综合化的财富管理需求;同时,要大力拓展消费、预付类资金受托、财富传承、特殊需要、养老保障等资产服务信托,以及公益慈善信托等业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财富保值增值、公益传承的现实需求,不断增进社会民生福祉,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多家金融租赁公司在2022年也立足自身功能定位与业务特色,科学制定转型战略,统筹加快数字化建设,将科技赋能作为业务转型的激活点和重要抓手,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中信金租在2022年聚焦绿色能源、乡村振兴和中小客群建设等。其中,在绿色能源方面,中信金租不断扩大绿色租赁服务的外延,打造“四个拓展”,巩固业务优势:一是从光伏集中式电站业务向工商分布式和户用分布式电站业务拓展;二是从传统的光伏、风电业务向构建“风、光、水、储、氢”五位一体的新能源业务体系拓展;三是从单一的新能源项目融资服务向新能源项目融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服务拓展;四是从新能源业务向绿色制造、绿色船舶等多元化绿色业务拓展。截至目前,中信金租在光伏和风电集中式电站领域已累计投放超过600亿元。

关键词阅读:非银 金融租赁 信托

责任编辑:申雪娇 RF13056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