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消费金融成了“苦差事”
1评论 2023-02-13 08:50:49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陆 敏
今年以来,餐饮、旅游、电影市场人气旺盛,消费市场暖意十足。与此相呼应的是,金融机构纷纷下调消费贷产品利率,争夺回暖消费市场中的业务增长点。尤其是春节期间,多家银行采取了下调消费贷利率以及推出限时优惠等多种方式吸引客源。
银行通过“价格战”扩容冲量,原本旨在进一步促进消费。然而,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整个消费金融行业面临利润压降、竞争加剧的压力,一些消费金融机构受限于资金成本较高、获客难度高企的现实,面临不小的经营压力,甚至有从业人员直言,消费金融行业越来越变成了一份“苦差事”。
利润摊薄是行业面临的最直接挑战。目前,大型商业银行消费贷的实际利率均已进入“3”区间。如工行工银“融e借”近期推出的活动显示,3月31日前办理贷款可享1年期3.7%至3.9%年利率优惠;中行的“随心智贷”和建行的“建易贷”年化利率低至3.65%和3.60%。不仅是大型商业银行,而且目前兴业银行(601166,诊股)、浦发银行(600000,诊股)的1年期消费贷最低也仅为3.85%。
银行消费贷利率“内卷”,实际上正倒逼消费金融机构下调利率。同时,从政策面看,监管部门一直致力于推动综合融资成本不断下降,多次明确要求行业降低贷款利率,让利于实体经济。在此背景下,消费金融机构首先需要确保自身正常经营和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让利于实体经济,发挥促消费的作用。
消费金融机构需要做大做强。这不仅有助于机构抵御市场风险,而且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从表面来看,利率“内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行业竞争日益加剧,但实际上,目前我国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仅有30家左右,其市场空间尚待进一步拓展,其服务能力和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整体服务质量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融资需求。
只有将消费金融市场“蛋糕”做大,机构才能有更多发展空间,才能更好实现促消费的目的。值得期待的是,筹备近3年的建信消费金融公司在2022年获批筹建。这也意味着暂停两年的消费金融牌照发放已再次开闸。随着更多具备雄厚实力的机构加入,消费金融行业规模有望迎来进一步扩大。
实际上,消费金融牌照的“含金量”正水涨船高。由于银保监会此前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地方法人银行不得跨注册辖区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这使得一些地方机构借助互联网异地开拓市场受限。在全国范围可展业的消费金融牌照的“含金量”随之升高,当前各行业机构对于拿下消费金融牌照的热情也日益高涨。
在政策暖风劲吹下,预计未来将有更多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获批筹建。可以预期的是,随着市场“蛋糕”不断做大,消费金融领域将会出现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在政策助推下,更多消费金融机构将在促消费、惠民生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实现了良性发展的消费金融行业,又怎会是件“苦差事”?
(责任编辑:申雪娇 RF13056)
银行相关新闻
-
银行离柜交易逾4500亿笔
2023-03-21 09:17:56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
刘寅拟任富滇银行行长
2023-03-21 09:19:16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
最新投诉数据来了!交通银行平均每千万个人客户投诉量最多,位居国有大行第一
2023-03-21 13:46:52来源:金融界
-
金融场景遇上ChatGPT
2023-03-20 14:19:14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
记者观察:理财“揽客”不能突破风险底线
2023-03-17 09:24:3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
“国潮有浦”助燃申城消费活力,浦发银行推出“三个一”促消费行动
2023-03-21 15:00:18来源:金融界资讯
-
监管层最新通报!过去一年,哪家银行的消费投诉最多?
2023-03-21 17:00:43来源:金融界
-
交行信用卡业务投诉量超万件,2021年信用卡逾期贷款率达4.15%
2023-03-21 15:54:20来源:金融界
-
上海农商银行顺利完成2023年上海市地方政府柜台债发售
2023-03-21 14:49:25来源:金融界资讯
-
监管最新通报!交通银行平均每千营业网点投诉量933.2件,连续四个季度位列国有银行首位
2023-03-21 13:29:13来源:金融界
-
专项债早发快用稳投资
2023-03-21 09:24:53来源:经济日报
-
17部门发文 支持开展跨境人民币双向贷款
2023-03-21 09:17:08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
记者观察:提前还房贷,需慎重
2023-03-01 09:15:41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