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还贷要量力而行

1评论 2023-02-16 09:38:56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作者:黄明明

  提前还贷并非新鲜事物,也并非当下才出现的现象。多年来,提前还贷的一直大有人在。有的人收入高,存钱快,当手里有一部分钱之后,就会选择将房贷压降一部分,减少每个月的开支。只不过,在各方舆论的加持下,提前还贷的人突然增多,该话题被充分放大,引起每个人的关注。在这种氛围和示范效应下,跟风的人也越来越多。

  事实上,房贷仍然是普通居民能够借到的期限长、低利率的信贷资源,能够充分抵御通胀,提前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提升幸福感。对于提前还贷,要根据个人情况量力而行。有的人收入不稳定,且手中有现金,这种情况提前还贷,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导致的还款压力,也无可厚非。对于那些没有太多存款或现金的人来说,提前还款则无从谈起。

  如果非要强行通过其他的渠道置换,降低利率,则不免会遭遇高额手续费甚至骗局,得不偿失。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于2022年底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不法中介诱导,认清违规转贷背后隐藏的风险,以防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对于此类乱象,各地也陆续发布风险提示。近日,辽宁银保监局发布《关于提前还贷或转贷的风险提示》提出,随着国家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的加大,经营性贷款利率持续走低,社会上出现一些违规“贷款中介”,其以“利率低”“期限长”“放款快”为由,诱导消费者借“过桥资金”提前结清“房贷”,再办理“信用贷”“经营贷”归还过桥资金,从而谋取高额中介服务、资金过桥费用,同时使消费者陷入违规转贷的多重风险之中,甚至要承担刑事责任。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官网发布“郑重提示”,其中提出严禁房地产中介参与贷款中介、金融中介、“影子”中介等场外机构和个人违规利用“经营贷”的不法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提前还贷的原因之一,是居民没有更好的资产配置方式,相比之下,手中的存款提前还房贷相对合理。倘若有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则更多人会选择将手中的现金进行投资理财安排。只要房贷利率高于理财利率,且居民预期房价不会上涨,提前还贷的动机就一直会存在。对此,有不少业内人士建议要推出更稳定的理财产品吸引客户,寻找新的优质信贷资源,充分利用好回收的大量资金,保证利润。

(责任编辑:申雪娇 RF13056)

关键词阅读:提前还贷

快来分享: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精彩推荐
银行离柜交易逾4500亿笔

2023-03-21 09:17:56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最新投诉数据来了!交通银行平均每千万个人客户投诉量最多,位居国有大行第一

2023-03-21 13:46:52来源:金融界

刘寅拟任富滇银行行长

2023-03-21 09:19:16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监管最新通报!交通银行平均每千营业网点投诉量933.2件,连续四个季度位列国有银行首位

2023-03-21 13:29:13来源:金融界

金融场景遇上ChatGPT

2023-03-20 14:19:14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记者观察:理财“揽客”不能突破风险底线

2023-03-17 09:24:3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国潮有浦”助燃申城消费活力,浦发银行推出“三个一”促消费行动

2023-03-21 15:00:18来源:金融界资讯

监管层最新通报!过去一年,哪家银行的消费投诉最多?

2023-03-21 17:00:43来源:金融界

交行信用卡业务投诉量超万件,2021年信用卡逾期贷款率达4.15%

2023-03-21 15:54:20来源:金融界

上海农商银行顺利完成2023年上海市地方政府柜台债发售

2023-03-21 14:49:25来源:金融界资讯

专项债早发快用稳投资

2023-03-21 09:24:53来源:经济日报

国债开售当天就卖光!

2023-03-15 15:27:00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记者观察:提前还房贷,需慎重

2023-03-01 09:15:41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更多>>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
理财产品快速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