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额度翻一倍已经很难,这家银行竟然直接翻了一百倍。
在信用卡行业发展的过程中,银行为了完成发卡任务,尝试着用各种方式进行发卡,从线下到线上,取得了可观的效果,有的银行甚至可以五分钟完成申卡。尽管用户申请信用卡的流程和环节在简化,但对于用户而言,决定其信用卡使用频率与粘性的关键因素,依然是信用卡的授信额度,额度越高的信用卡对用户的吸引力越大。
01
中行信用卡提额百倍
近日,「支付百科」了解到,中国银行信用卡疑似出现了Bug,在卡友圈刷屏。大量的中国银行信用卡持卡人表示,可以瞬间提额百倍,
根据读者提供的截图来看,有的持卡人显示固定额度上百万,有的为上千万,相比之前额度大幅提升,高额度满地都是,更有持卡人的额度直接达到了1.8亿。
虽然额度暴涨,不过新增的授信额度能否真的刷出来,并没有用户验证,据读者的猜测,大概率是无法刷出来的,没有实际的使用价值。除了固定额度提升外,有得持卡人在实时余额里的欠款同样也增加了,一觉醒来背上了上亿元的负债,令一部分持卡人瑟瑟发抖。
查询额度的方法是在中国银行公众号,发送关键词“额度”即可查询,据最新情况,中国银行信用卡的Bug已经进行了修复,信用卡授信额度的显示变为了正常。
作为一家国有大行,中国银行已不是第一次出现这种Bug,此前也闹过类似的乌龙,只是这一次的提额过于猛烈,多次问题的背后,也反映出了中国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上不够谨慎。
此外,包括邮储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都曾出现过信用卡提额的Bug,以邮储银行信用卡为例,当时额度低于1000的信用卡,也能通过拉临时额度的方式,来将固定额度提到5万。
在持卡人第一次申请信用卡时,获得的授信额度往往不会很高,由于用户个人资质的原因,低于1万额度的信用卡很常见,也会让用户产生注销信用卡的冲动。
银行提升信用卡额度的Bug可遇而不可求,正常情况下,持卡人想要提升信用卡额度,还是要考虑改善收入、按时还款、增加真实消费等因素,消费能力和还款能力都非常关键。
02
额度管控趋严
几年前,银行为了争夺信用卡用户和市场,增加产品的卖点,会以高额度为宣传的噱头,有的用户凭借虚假的信息,就能成功办理数万额度的信用卡,月薪三千信用卡额度五万以上的大有人在。
随着信用卡行业不断地发展,监管政策以及市场环境都在发生着变化。在信用卡行业经历了跑马圈地的时代后,逐渐走向规范化发展,靠高额授信的方式吸引持卡人办卡已经行不通了。
针对信用卡的高额授信现象,银保监曾要求各大银行应当增强风险意识,不能单纯的追求效益,而是应当使信用卡业务回归本源。
银保监会还提到,对于存在异常行为的信用卡持卡人,应当从严授信,避免信用卡资金被挪用,必要时要通过设定次数、期限、金额的方式,控制信用卡的潜在风险。
据了解,多家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因信用卡授信管理不尽职,遭到过监管部门的处罚,既有国有大行,也有股份制银行。可以看到,监管通过处罚的措施,让银行一步步收紧信用卡的授信额度。央行公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三季度末,银行卡授信总额 22.10 万亿元,卡均授信额度2.74万元,授信使用率 39.65%。如今,一人多卡的现象十分普遍,卡均授信也在整体提高。
尽管如此,信用卡业务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其投诉量在银行业消费投诉中占比超过50%,大部分涉及到银行方面无故降低持卡人的授信额度,影响了信用卡的使用。
随着各家银行接连发布信用卡使用规范,对信用卡资金流向的监管愈发严格,套现行为也被列为消费禁区,对于持卡人而言,一旦被银行识别到存在风险,信用卡提额也将变得非常困难,还有可能被大幅降额甚至封卡。





- 重大突破!我国牵头自动驾驶国际标准发布,产业爆发期已至,这些企业将迎来黄金机遇
- 重磅突破!全球首条GWh级固态电池生产线样件成功下线,德尔股份获国际权威认证!
- 稳定币牌照稀缺!港府称首批仅个位数,国泰君安国际、多点数智双双暴涨,万亿级市场7巨头竞相布局
- CRO概念盘初直线拉升,睿智医药涨逾11%,机构:下半年医疗健康产业业绩和估值修复趋势确定性较高
- 三季度内存最大涨幅将达到45%,AI高景气望推动中长期需求向上
- 2025年炎夏侵袭全球,有望大幅拉动空调内、外销量提升
- 三大DRAM原厂将产能转向高阶产品,LPDDR4等价格或持续上涨
- 垂直医疗领域AI技术重大突破,AI赋能行业按下“加速键”
- 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关键技术,灵巧手开始以量产为导向
- 阿里与美团打响外卖补贴大战,茶饮行业受益,关注供应链相关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