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以虚拟货币作为工资应认定为无效
1评论 2023-03-02 18:33:02 来源:科技金融在线
审理法院认为,根据规定,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以虚拟货币作为工资支付给劳动者违反法律规定,应认定为无效。
3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三批人民法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民事案例。
其中,案例九涉及用人单位以虚拟货币向劳动者支付工资。案例显示,审理法院认为,根据规定,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以虚拟货币作为工资支付给劳动者违反法律规定,应认定为无效。
案例详情:
劳动者有权拒绝用人单位以虚拟货币支付工资
——沈某某诉胡某、邓某劳动争议案
核心价值:合法用工
一、基本案情
2019年5月20日,沈某某入职某公司并签订劳动合同,约定月工资5万元。沈某某的月工资实际以2574元人民币加一定数额某虚拟货币的方式支付。2020年10月17日,沈某某因个人原因辞职。2020年11月27日,某公司注销,胡某、邓某系公司股东。后沈某某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胡某、邓某支付工资等人民币53万余元。
二、裁判结果
审理法院认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五条规定:“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以虚拟货币作为工资支付给劳动者违反法律规定,应认定为无效。胡某称应以虚拟货币支付工资的主张于法无据,沈某某要求以人民币支付工资符合法律规定,应予以支持。胡某、邓某办理公司注销时承诺的公司不存在未结清工资事宜与事实不符,应对某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故判决胡某、邓某支付沈某某工资等合计人民币278199.74元。
三、典型意义
根据相关规定,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以虚拟货币支付劳动报酬明显违反法律规定。本案旗帜鲜明地否定了以虚拟货币支付工资行为的合法性,有利于规范企业用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增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对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彰显诚信价值、优化营商环境、维护经济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具有积极意义,弘扬了法治、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责任编辑:申雪娇 RF13056)
银行相关新闻
-
银行离柜交易逾4500亿笔
2023-03-21 09:17:56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
最新投诉数据来了!交通银行平均每千万个人客户投诉量最多,位居国有大行第一
2023-03-21 13:46:52来源:金融界
-
刘寅拟任富滇银行行长
2023-03-21 09:19:16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
监管最新通报!交通银行平均每千营业网点投诉量933.2件,连续四个季度位列国有银行首位
2023-03-21 13:29:13来源:金融界
-
记者观察:理财“揽客”不能突破风险底线
2023-03-17 09:24:3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
金融场景遇上ChatGPT
2023-03-20 14:19:14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
“国潮有浦”助燃申城消费活力,浦发银行推出“三个一”促消费行动
2023-03-21 15:00:18来源:金融界资讯
-
记者观察:提前还房贷,需慎重
2023-03-01 09:15:41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
监管层最新通报!过去一年,哪家银行的消费投诉最多?
2023-03-21 17:00:43来源:金融界
-
交行信用卡业务投诉量超万件,2021年信用卡逾期贷款率达4.15%
2023-03-21 15:54:20来源:金融界
-
上海农商银行顺利完成2023年上海市地方政府柜台债发售
2023-03-21 14:49:25来源:金融界资讯
-
专项债早发快用稳投资
2023-03-21 09:24:53来源:经济日报
-
30亿瑞士法郎!瑞银集团将收购瑞士信贷
2023-03-20 14:27:0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
国债开售当天就卖光!
2023-03-15 15:27:00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