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代还从灰产走向穷途末路
1评论 2023-03-07 11:42:05 来源:支付百科 作者:张浩东、徐不醒
加强风控后,违规代还的现象将会大批消散。
「支付百科」注意到,越来越多的银行发布声明将要加强对信用卡代还市场的风控,对一些利用代还跑分的行为严厉打击,一些相关的违规信用卡代还机构也将会走向破灭。
01
违规代还加剧银行管理风险
信用卡代还是指持卡人在归还信用卡欠款时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归还的还款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代还机构以收取一定手续费实现盈利,一般代还的手续费会按照1%-3%之间。
随着近几年人们在房、车等高端产品方面的消费诉求上涨,持卡人的数量以及使用信用卡借贷的频率也在不断增加,一部分持卡人过度消费导致逾期还不上的情况出现,特别是疫情影响下很多持卡人收入来源不稳定,很多持卡人为了保护额度选择通过第三方机构代还,在这种背景下,信用卡代还业务规模逐渐壮大。
不过一些目的不纯的人看到商机后利用代还进行违规操作,在代还到账后继续刷出来,反复之下信用卡被银行检测异常导致冻结不能再使用。
针对这种行为,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即“专委会”)曾于2018年5月7日发布了《巡查公告》,公告中提出信用卡代还的三种模式:“套现贷”模式、平台代偿模式和信用卡套现模式。而违规代还重点是指“套现贷”模式和信用卡套现模式。
两种违规代还主要是通过持卡人的信用卡完成套现,并且多次循环,不仅容易造成持卡人的账户冻结,而且代还的过程中会将自身信息透露给第三方代还机构,如果是一些非法分子进行洗钱操作,那么持卡人还可能因为帮信罪“被迫”违法。
违规代还会影响持卡人的使用体验,加大银行对信用卡的管理风险。目前包括工商银行(601398,诊股)、平安银行(000001,诊股)、光大银行(601818,诊股)、中信银行(601998,诊股)等多家银行表明不接受来源不明的资金,以此来实现杜绝信用卡跑分的现象。
第三方违规代还,因为持续套现造成信用卡冻结封卡,个人信息泄露,甚至会误入信用卡骗局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对银行来说,在信用卡还款环节,银行为持卡人提供了账单分期服务,但第三方代还的出现导致持卡人还款利息转移,为了避免第三方代还这种虎口夺食的行为泛滥,未来或许会有更多的银行加入排斥违规代还的行列。
02
警惕非法代还
不过持卡人没能力偿还借贷但仍旧想要保护额度的诉求依旧存在,一些持卡人为达到继续用卡的目的可能还会选择第三方代还。
一些代还机构以及不法分子甚至利用持卡人着急还款保护额度的心理进行诱导,从而让持卡人出租、出借自己的信用卡,来获取不正当的收入,而这种情况下持卡人就不清不楚的犯下了帮信罪。
帮信罪一般指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而持卡人想要避免这种情况就要注意不出租、出借自己的信用卡,及时注销不用的信用卡,保护好用卡信息避免被不法分子获取利用,也不钻一些漏洞来获取短暂的用卡机会。
更重要的是,持卡人加强用卡的自律性,减少还不上的情况,或者在还不上逾期后及时与银行沟通,表明自己一定会还款的意愿。
银行方面也要注意在放卡时培训办卡人的意识,日常维护客户时尽可能提醒持卡人保持防范违规代还的意识,从而达到杜绝代还跑分、代还套现等乱象滋生的目的。
(责任编辑:申雪娇 RF13056)
银行相关新闻
-
银行离柜交易逾4500亿笔
2023-03-21 09:17:56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
最新投诉数据来了!交通银行平均每千万个人客户投诉量最多,位居国有大行第一
2023-03-21 13:46:52来源:金融界
-
刘寅拟任富滇银行行长
2023-03-21 09:19:16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
金融场景遇上ChatGPT
2023-03-20 14:19:14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
记者观察:理财“揽客”不能突破风险底线
2023-03-17 09:24:3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
“国潮有浦”助燃申城消费活力,浦发银行推出“三个一”促消费行动
2023-03-21 15:00:18来源:金融界资讯
-
监管最新通报!交通银行平均每千营业网点投诉量933.2件,连续四个季度位列国有银行首位
2023-03-21 13:29:13来源:金融界
-
监管层最新通报!过去一年,哪家银行的消费投诉最多?
2023-03-21 17:00:43来源:金融界
-
交行信用卡业务投诉量超万件,2021年信用卡逾期贷款率达4.15%
2023-03-21 15:54:20来源:金融界
-
上海农商银行顺利完成2023年上海市地方政府柜台债发售
2023-03-21 14:49:25来源:金融界资讯
-
专项债早发快用稳投资
2023-03-21 09:24:53来源:经济日报
-
记者观察:提前还房贷,需慎重
2023-03-01 09:15:41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